第180章 槍出如龍(第2/3頁)
章節報錯
陽休之也不矯情,很順從的換上了魏軍的黑色軍服,一言不發的站在劉益守身邊,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剛才那番話,陽休之透露出不少“內情”,其中一點就是,劉益守當初埋下的一個大坑,邢杲軍還是掉進去了。
已經拿到財帛的大軍還能有多少戰心,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當初於謹選擇在這裡埋伏,是考察了這一段路的地形,沒有一處適合紮營的。只有在白天快速透過這一段路,才能在不遠處紮營夜宿。
“全軍戒備,敵軍應該要來了。”
陽休之說路上碰到了邢杲軍,那言外之意就是,對方其實也在他後面不遠的地方。嚴格來說,陽休之一家人,算是邢杲軍的“地方行政人員”,也是從河北過來的。
而這些人的出現,也是跟葛榮在河北的作為息息相關。陽休之此刻想著去洛陽,乃是他對於政局的判斷。劉益守是開了“未來模式”,所以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但陽休之只是靠葛榮覆滅,就判斷出他們會遭遇滅頂之災,這個人腦子確實可以的!
不一會,一直全部由步卒組成的隊伍,緩緩出現在視野當中,遠遠看去,一眼望不到頭。
“這踏馬的人也太多了吧?”
劉益守微微皺眉,邢杲這次好像有點……不講武德。動手,還是不動手,有時候,這個選擇甚至能決定生死。
山丘上,劉益守看著坑窪的土路上邢杲軍趾高氣揚經過,一直沒有下達點狼煙的訊號。站在一旁的源士康都有些著急了。
他們這裡雖然只是一個觀察哨,也沒有幾個人,但卻是最重要的發訊號場地。
如果不發訊號,宇文泰就不會帶著人將邢杲軍堵住。一旦點起狼煙,他那邊就會將許多大石頭推下山,暫時堵住去路。
堵路,邢杲軍的人數遠遠超過預計,伏擊戰一不小心,會打成漿糊。
不堵,白瞎了這一回埋伏,而且還有暴露的風險。
“源士康。”
“末將在!”
“點狼煙!”
劉益守斷然下令道。
“喏!”
源士康激動得渾身發抖,他就知道劉益守肯定不會臨陣退縮的。
“開始吧,來都來了,怎麼能讓邢杲失望呢,對吧。”
狼煙點起,劉益守身後濃煙滾滾。他轉過頭對源士康說道:“走吧,這裡已經不安全了。”
……
劉鈞,河北廣川人(今衡水縣附近),當初葛榮還沒來的時候,他就在河北聚眾起義,只是最後涼了。他隱姓埋名,後跟著邢杲南下青徐,做到了領軍的職位。
此人不僅力大無窮,而且很會用兵,在濰水對魏國禁軍一戰,就是他身先士卒,率先擊破魏軍大陣,乃是邢杲最為倚重的大將。
然而這次追擊魏軍的作戰,劉鈞心中卻有種不好的預感。
原定計劃,他們是動用水軍,以濟河為動脈,執行“登陸作戰”。發現敵軍的位置,就以濟河為媒介,在最近的一段下船整軍,然後結陣與敵軍對抗。
山東地域狹窄,整體呈現東西走向。依靠這種打法,他們當初擊敗了騎兵眾多,不可一世的魏國禁軍。更早些的百年前,劉裕亦是用船和車陣結合的方法,擊敗了北魏的精銳騎兵。
所以說這種打法其實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別說情報中傳言濟南郡的魏國“禁軍”並沒有多少騎兵,就是有,也無傷大雅。
但是劉鈞搞不懂的是,為什麼邢杲突然改變策略,讓自己在中川水下船,步行結陣追擊。或許是因為,這裡離敵軍的老巢東平郡很近的緣故吧。
在敵人控制的河段上行船,很容易全軍覆沒的,從這一點上說,邢杲的擔憂也不能說錯。
“劉將軍,這個地方,好像很適合打埋伏啊。”
副將小聲在劉鈞耳邊說道。
劉鈞看了看兩旁並不高聳陡峭的山巒,微微點頭道:“言之有理,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並未騎馬,手裡握著佩劍,異常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