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要死要死要死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既然你這麼識趣,也跟剛才那位一樣,去府衙大堂等我吧。王偉,給他鬆綁。”
又放了一個,劉益守意興闌珊的對王偉說道:“問問他們願不願意遣散郡兵,交出家中田產,願意的話就讓他們去府衙大堂,不願意的話,那就按爾朱榮那邊的規矩辦吧。”
說完,他走出這陰暗潮溼的地牢,來到歷城的大街上。不一會,王偉也走了出來,無聲嘆息。
“審完了?”
“沒什麼好審的啊,一個個骨頭軟得跟什麼一樣。”
王偉說著才明悟過來,劉益守或許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濟南郡地頭蛇勢力強大,他們暫時屈服,等我們走了以後,那些佃戶們雖然得到了田地,卻又會很快失去,如果沒有官府來給他們撐腰的話。”
劉益守看著滿天星斗,想到了很多事情。
自耕農和皇帝,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關係。自耕農納稅,而世家則利用各種朝廷規則漏洞,逃避徭役,逃避賦稅,自成體系。
然而皇帝要治理地方,限於古代的技術條件,那隻能依靠世家。秦朝之所以會垮得那麼快,就是因為當時的郡縣制太過於“先進”,將皇權與人力財力,都空前集中於皇帝手裡。
這就好比說一個公司只有一個老闆,其他人全部都是打工仔一點股份也沒有,那麼這些打工仔,在公司出事的時候,又有多少忠心可言呢?這就是沒有世家豪強的壞處。
而另一個例子北魏的由亂到治,是成於孝文帝與北方世家達成妥協。它的由治到亂,亦是敗於世家勢力做大,導致民不聊生。
一體兩面,成敗轉眼之間而已。
“從剛才那些人的表現看來,邢杲應該已經得手了。濟南郡的郡兵,不會再回來了,這對我們而言,是一件好事,當然,也是一件壞事。”
內部被滲透成篩子了,濟南郡郡兵的一舉一動,自然也在邢杲的監視之中,最後會發生什麼,顯而易見。
當然,劉益守能伏擊邢杲成功,也正是因為他並非濟南郡的勢力,所以屬於邢杲的“情報黑洞”。正是邢杲過於相信濟南郡那邊傳來的訊息,才會在最關鍵的地方失了分寸。
總之,這個人還是挺厲害的,劉益守上次贏得很是僥倖。
“給元子攸寫一封奏摺,就說青徐之地,官府已經蕩然無存,由我這邊的青徐行臺,來暫管政務,統一調配物資對抗邢杲。”
“主公是想調節自耕農的稅賦麼?”
王偉好像明白劉益守的思路了。
“沒錯,濟南郡世家為了收買佃戶,把田租定得比朝廷還低,當然,這也是林太守當初弄出來的,官府收租八成,豈有此理!
我們把田租調整回來,自己有田的好處,就會顯現出來了。那些世家掌控的佃戶,還有郡兵,看似鐵板一塊,實則不堪一擊!”
原來破局的點在這裡!
王偉點點頭道:“這事在下會辦好的。”
“還有,邢杲帶著河北流民南下欺壓本地人,可是這些濟南郡世家中人卻有很多願意跟他合作,你可知為何?”
劉益守問了王偉一個不好回答,或者說他沒有想過的問題。
“事情啊,沒有一成不變的,邢杲也是一樣。河北葛榮已滅,土地豐饒又百廢待興。還願意南下跟著邢杲的人,已經不多了。”
劉益守看著天上的星辰感慨說道。
河北之亂持續幾年,人口銳減,土地問題已經不再突出。現在葛榮已滅,河北大定。當地世家為了恢復生產,也會稍稍減少一些剝削壓迫。
這時候,還有多少人願意聽邢杲忽悠,當流民南下青徐呢?
“主公是說,邢杲也可能轉換策略,以爭取青徐本地世家為主,取悅流民為輔?”
“正是如此,所以我不能像是對東平郡世家一樣,收拾濟南郡這邊的世家,因為敵人也改變了策略。
我聽聞李元忠和封隆之的人馬已經到了青徐,是時候跟他們聯絡一下,協同作戰了。”
王偉想了想,從懷裡摸出一封信,交給劉益守道:“元子攸,寫信讓主公帶著我們回洛陽宿衛,卑職感覺青徐之行已然順風順水,不可朝令夕改,又擔憂元娘子唸叨,就沒有拿出來給主公看。”
元子攸讓自己帶兵回洛陽?
劉益守忍不住反問道:“他這是吃多了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