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讀書人的偷怎麼能叫偷呢(第3/3頁)
章節報錯
依然是鑑於青徐局勢緊張,軍費吃緊。所以天子希望六部能夠挪用一部分俸祿和府庫裡的軍械,來組建東征大軍。同時號召城內各路王爺,富商,權貴等,踴躍為大軍捐款捐物。
聖旨特意強調,這只是天子的一種期盼,並不是強制性的。捐了的人是為國分憂,不捐的人,朝廷也不會把你怎麼樣。
既然不強制,那就不關我啥事了哈!
此聖旨一出,頓時成為洛陽街頭的笑話。
可能是知道第二個聖旨太過於“軟弱”,元子攸又頒佈了第三道“聖旨”:
東征邢杲所需糧餉缺口實在太大,天子又不願意像那些**一樣肆虐洛陽,弄得民不聊生。所以及以青徐之地被邢杲所佔據州郡的土地購買權與二十年賦稅為憑據,向洛陽城內各大勢力發售“債券”,徵集糧餉。
也就是說,你現在購買了債券,那麼將來邢杲被滅掉以後,青徐之地的很多地方,土地你都可以買走,二十年的賦稅,每年都會“分期付款”給你。
當然,萬一朝廷打輸了,那你就血本無歸了。但是朝廷會輸麼?不存在的好吧,按照現在的情形,如果輸了,北魏就沒有,你們在洛陽還能不能活著出氣都難說得很。
所以你們最好也別去想萬一輸了會如何。
別說,這道聖旨一下,很多人都回過味來了。元子攸的第二道聖旨不是“草包”,而是為第三道聖旨打埋伏呢!
人家好話說盡,給了你面子,識趣的,就乖乖的去買債券,大家都有臺階下。好歹還有個念想對吧,萬一贏了,以後每年也能吃點利息錢。
但是,如果依然是一毛不拔的,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
不管是想“花錢免災”的,還是一毛不拔的,全都在觀望,居然沒有一個人肯買債券。
……
洛陽廣化寺,是北魏所建的“龍門八寺”之一,其他七寺分別為石窟寺、靈巖寺、乾元寺、崇訓寺、寶應寺、嘉善寺、天竺寺。
這天,有一隊兵馬,在劉益守的帶領下,來到廣化寺。其他人都在寺廟外等候,唯獨劉益守捧著個木盒子跟著寺廟住持進了寺廟內的一間禪房。
“劉都督今日到訪敝寺,真是讓敝寺蓬蓽生輝。只是,廣化寺似乎從前沒有跟都督打過交道,不知此番都督前來所為何事呢?”
瘦竹竿一樣的住持臉上的笑容就像一朵盛開的菊花。當然,劉益守覺得,如果今天不帶兵馬來的話,或許對方就不是現在這種表情了。
劉益守臉上露出沉痛的表情,哀嘆一聲道:“當日洛陽永寧寺,毀於兵禍,付之一炬。其中怨靈遲遲不願投胎往生,一到夜裡就會四處遊蕩哀嚎。
陛下勵精圖治,見不得眼皮底下還有邪祟之物,故而拜託在下,將永寧寺內的死難者的骨灰,分開後交給各大寺廟超度。希望大師不要推辭。”
啥?
住持以為自己在做夢沒睡醒。
這種瞎話對方是怎麼能夠說出口的?
這些殺人不眨眼的丘八,居然還要“超度亡魂”,世間沒有比這個更可笑的事情了。而且,永寧寺並不是眼前這位燒的,可以說這件事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個……”
住持剛想推辭,卻見劉益守面色一變,肅然說道:“當日永寧寺僧人雖然遭遇不幸,殊為可嘆。可他們將那些錢財和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得罪了殺人不眨眼的丘八們,也是不爭的事實。
唉,有些話在下也不方便說,言盡於此,請大師好生思量啊。”
劉益守站起身給寺廟住持行了一禮,走到門外,卻見源士康面色糾結看著自己,有話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
“你是不是想說,他們在把我當傻子看?”
劉益守問道。
源士康微微點頭苦笑道:“這已經是第四家,可是沒有一家肯給錢啊。他們是真不知道,還是裝傻呢?”
“唉,這幾家寺廟,居然聚眾淫亂,拐賣婦人,真是罪無可赦啊。”
劉益守嘖嘖感慨道。
源士康看了看寺廟門楣上掛著的“廣化寺”三個字的拍子,不解問道:“萬一沒有這種事,那不就找不到他們的麻煩了麼?主公怎麼知道的?”
“官府說他們是壞人,那他們就一定是壞人。你身份還沒轉變過來,現在我們不是賊,確切的說,我們現在就是官府。嗯,至少在離開洛陽以前,是這樣。走了,繼續去下一家。”
劉益守拍了拍源士康健碩的胳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