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人你還真機靈(第3/3頁)
章節報錯
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會耕田。會耕田的人,卻無法總結經驗,或者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該反饋的資訊反饋不清楚,弄得似是而非。
一個人要既會讀書,又會勞作,還能總結經驗,記錄經驗,並推廣使用。不僅需要喜歡這一行,而且還需要有耐心,有智慧。
更不能缺少動手能力。
試問以上都具備的人,要是選擇輔佐權貴,他的投入和產出,不是更高麼?諸葛亮就是個這樣的人物。
沒有跟隨劉備的時候,就是在做類似的事情,跟隨劉備以後,你看看他最後到達了怎樣的高度?
所以賈思勰的家族,現在已經有些人才凋零了。其實也不能叫人才凋零,只是家族的人才都“轉行”去了。
一聽到劉益守居然問起這個,賈思勰好奇問道:“在下確實醉心農事,不過知道這件事的人似乎並不多。今日與賢弟第一次見面,賢弟居然就知道,這真是奇了。”
不奇怪啊,誰不知道你後來閒著沒事寫的那本《齊民要術》啊,歐洲文藝復興據說都是馬可波羅帶著這本書去那邊催化的,要不然鬼知道那幫蠻子什麼時候才能脫離中世紀呢。
心裡在碎碎念,劉益守卻哈哈大笑道:“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賈兄就是這樣的人。賈兄不如跟在下說說,你覺得州郡裡的農務應該如何運作?”
平日裡賈思勰因為農務的事情,遭遇過不少嘲笑。他又是個善於實踐總結的人,比如說學習別人養羊,他就真的會去買幾隻羊來養一下,然後總結驗證其他人的經驗是否正確。
所以這樣的人,在同僚眼裡,幾乎就跟怪物沒什麼區別,完全沒辦法溝通交流。或者叫賈思勰的段位太高,一般人的思路有些跟不上,所以顯得他比較“奇怪”。
聽到劉益守這麼問,賈思勰大感知己難尋,握著劉益守的手激動說道:“州郡之農事,說複雜那可謂是千頭萬緒,但若說簡單,也簡單,不過因地制宜四字。”
因地制宜?
這話只怕隨便找個縣衙的書辦,都能說得出來。劉益守追問道:“何為因地制宜呢?”
“州郡不同,土地亦是不同。而土地只是基礎,它周邊的山川,河流,沼澤,樹林,才是關鍵。能種水稻的就種水稻,能種麥子的就種麥子。
種出來的糧食不能自己全部留著,很多都要賣掉,那就要看離河道遠不遠,可以賣給誰。如果賣不掉,那肯定不能無限期的放著,所以將糧食加工成可以存放的物品,也很重要。
此外,靠著河塘的,養鴨子比較好,不同的水域,鴨子的養法也不一樣。不靠河塘,附近有山林的,也可以散養雞。不過雞還是圈養比較好,這裡也有利弊。
總之,一地適合種什麼養什麼,那都是老天決定的,我們改變不了。我們只能是因地制宜,這還要把運輸也算上,總之是養殖的成本越低,那百姓的日子就越是好過。哪怕賣雞子(雞蛋),也能養活一家人,不是麼?”
聽賈思勰侃侃而談,劉益守大感佩服!古代人能有這樣先進的農學思想,簡直比鳳毛麟角還稀少,只怕此時找遍魏國,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賈思勰”了!
“賈兄,如今天下大亂,兵兇戰危。青徐之地,不知道何時便會陷入戰亂,或許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是民不聊生了。
如若不棄,將來在下有一片安身之地以後,你能來我這裡好好研究農事,造福一方百姓呢?”
劉益守看著賈思勰,殷切說道。
這已經不是暗示,而是紅果果的招攬了!
“這……”
雖然印象很好,但畢竟是第一次見面,賈思勰有些猶疑。畢竟,被招攬不是什麼壞事,可他還是要看一下劉益守跟他麾下丘八是什麼做派。
如果跟邢杲類似的,那劉益守再親切,也不值得投效。
“可否讓為兄考慮一段時間呢?”
賈思勰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無妨的,現在天色已晚,我送兄長一程。”
話說開了,也就沒必要繼續用力,讓賈思勰靜靜的消化一下資訊會比較好。劉益守將其送到居住的府上才回來。
他推開臥房的門,就看到床頭的燭光下,躺著三個眼神迷離的美人,看著自己走近,都露出羞怯的笑意。
“不得不說,東平郡的世家勳貴們,還真是會玩啊。”劉益守看著這張面積超大,蓋住四五個人都沒問題的被子,無力吐槽。
美女公主元莒犁,美女歌星徐月華,美女老師遊妙婉,想來今晚還真是熱鬧。
“明天估計江湖上又會留下一個傳說了。”
劉益守吹滅油燈,鑽進偌大的被子。果然,裡面連一件衣服都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