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繯首(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孤以後不想再見到此人。”
“還有人想說什麼的嗎?”
“無話可說的話,”徐宗文拔出佩劍:“孤要殺人了。”
徐宗文一句話立刻在表面平靜的百官中掀起了波瀾,所有人立刻垂首默不出聲。
由此可見,徐宗文如此做法已經不是第一了。
甚至有些人已經是司空見慣。
“郎中荀充、御史……勾結外藩,結黨亂政,犯謀反之罪,斬首。”最後唸到王恭名字的時候所有人都抬起了頭,“錄尚書事、中書令王恭受顧名之恩而不能竭其股肱,盡其心力,罔主蒙上,矯誣朝旨,意圖謀逆,反形已露,今依《晉律》誅滅三族。”
徐宗文還未說完,王恭身形一軟立刻倒在殿下,左右朝臣聽到徐宗文的處置立刻頷首低眉,不敢多言半字!
“罪止元兇,餘無所問,念其乃孝威定皇后之兄,孤就只殺王恭及其二子,闔府男子發配鄴城戍守北境,女子充入教坊司,家產充入國庫。”
徐宗文最終還是沒有想要大開殺戒,殃及無辜。
“王恭本人,賜全屍,繯首。”
繯首,即絞刑。
“陛下尚未發一言,徐驍你欺君罔上,你假傳詔命啊你!你視朝廷百官為無物,你眼裡還有大晉還有陛下嗎?”到了如今生死存亡地步,王恭自然不會感念徐宗文的罪不及家人的恩典,他勉力支撐著身子依舊叫罵不停。
徐宗文也不搭理,只是揮了揮手,隨後殿外早已等候多時的數百甲士紛紛而入,自百官兩側及其身後擁入,一時間甲片摩擦聲與軍士們急速的腳步聲不絕於耳,甲士們不到半柱香時辰便將整座大殿圍的水洩不通!
“誰還有異議,可當廷提出,孤也不搞一言堂,就在今日,還有誰對孤不滿的都站出來。”
“誅殺國賊,斬殺奸賊徐驍之首級,就在今日,還有人嗎?”
徐宗文目光如炬,凡是被他眼神盯上的官員無不跪下稱臣,不敢造次!
當殿外傳來殷仲堪的慘叫時,王恭見大勢已去,也乾脆放棄了掙扎,不過在離開太極殿之前他還是對百官之首的尚書令王珣留了一句話:“王令君!修要忘了昔日荀文若的下場!你難道要整個琅琊王氏向逆賊屈膝嗎?”
“加上一條,太原王氏王恭所在的房支三代以內不得入朝任職。”徐宗文見王恭不識好歹,只能再給王氏套上一條枷鎖。
還沒有完全離開太極殿的王恭聞聽此訊立刻暈了過去!
王珣則是依舊風輕雲淡,一言不發,任由禁軍甲士處決殷仲堪、荀充,將王恭捕拿出殿。
“回稟大司馬,賊人殷仲堪、荀充等已經授首,首級在此!”殿中將軍命人割下殷仲堪等人人頭放入盤中端入殿內。
血淋淋的人頭出現在太極殿時,百官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膽子小的甚至當廷開始嘔吐!
小皇帝司馬德宗望著徐宗文的背影腿腳打顫,惹得身旁的華福子一陣冷笑!
當日,徐宗文處理完了王恭一黨後命在京謝氏部曲、北府兵、謝玄親兵以及參與過淝水之戰的將士相貌繪具,命工匠燒製為墓磚,或陶俑,給謝玄守墓。
次日,徐宗文召見謝安嫡子,承繼了廬陵郡公的謝瑤,謝玄之子謝瑍,謝安次子謝琰三子謝肇、謝峻、謝混,以及謝石長子南康郡公謝汪,謝重。
徐宗文上表以謝氏籍貫所在加封謝安長子廬陵郡公謝瑤為陳國公,謝琰長子承繼廬陵郡公爵,以謝琰三子謝混襲爵望蔡縣公,以朝廷名義徵召謝汪、謝重叔侄入大司馬幕府,郗儉升任別駕之後,徐宗文以謝汪為大司馬長史,謝重為錄事參軍。
同時,謝玄之女謝愛與徐宗文從弟——大司馬功曹徐澤之結百世之好,陳郡謝氏在琅琊王氏之後成為與東海徐氏聯姻的第二大士族!
此訊一經傳出,京畿附近甚至整個江左的有識之士都已經開始睜開了眼睛,所有人都知曉了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如今的朝廷是大司馬徐驍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