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和?魏國要議和?”

寧軍的慶功宴足足持續了三天三夜,第四日魏王拓跋燾派遣使臣帶著盟書到盛樂拜見徐宗文傳達魏國願意祈求議和與寧朝訂立盟約。

“魏國所派何人前來議和?”徐宗文斜倚著腦袋好奇問道。

郭裳憂心忡忡,他支支吾吾答道:“魏國使臣,乃魏國太常寺卿崔鈺。”

徐宗文眯著眼,目中射出危險的光芒,這是壓抑著的激憤混合著極度的不屑,他壓低了聲音:“就是當年叛國逃亡魏國的那個崔鈺?”

三十年前,武赫五年梁州別駕崔鈺案發,朝廷派出劉裕、徐道覆為巡查黜置使,全力督查案情。

最終,所有從犯落網,只有崔鈺、崔言兄弟瞞天過海連夜出逃,最後叛逃魏國,此案便就此擱置。

郭裳見徐宗文並沒有馬上要下令斬殺來使,心中稍緩,道:“正是。”

郭裳的回答惜字如金且簡明扼要,徐宗文壓制住自己的憤怒,他沉吟道:“將人帶進來,朕要看看這個亂臣賊子的真面目。”

徐宗文召集在城內的所有大小文武齊聚魏王宮殿,然後召見崔鈺。

“外臣崔鈺,拜見大皇帝!”崔鈺身著魏國朝臣服飾,亦步亦趨來到大殿朝著他昔日的主上行禮。

徐宗文擺了擺手,顧左右笑問道:“這不是大魏的崔大人嗎?怎麼在魏國待了這麼久還只是個太常寺卿?朕還以為你如今是魏國的丞相呢。”

“呵呵呵……”

“哈哈哈……”

寧朝文武笑聲一片,都在嘲諷這個背主求榮,叛國小人。

崔鈺臉色一硬,隨即想通了什麼,他置若罔聞,略略挺直了腰,目不斜視,面不改色,繼續前行:“外臣此來是為了兩國盟好,不是在此與人鬥唇舌,請大皇帝明鑑!”

崔鈺雙手奉上魏國國書,並附上魏國為了議和獻上所割的城池冊表、地圖。

徐宗文捏著一撮白鬚,他冷笑一聲道:“背祖忘宗,棄國棄家之人也敢在此大言不慚說什麼為了國家大計?”

薛贊站出來指著崔鈺罵道:“我大寧國史將爾錄入貳臣傳都是丟了大寧朝的臉面,如此數典忘祖之徒,侍奉外邦異族之輩,站在這大殿之上都是對我君臣的侮辱!”

“臣恥與此等小人同殿,請陛下將此人轟出殿去,免得髒了大殿,也汙了我等的雙目。”薛贊朝著御座之上的徐宗文遙遙一躬。

“殺了此等小人,派人告訴拓跋燾我們大寧不接受議和。”

“殺了崔鈺小人!”

“殺了他!”

武將們各個義憤填膺,原本大多數人還不認識崔鈺,經薛贊一點撥才知道站在這裡的魏國老臣竟然是從大寧叛逃出去的崔鈺!

於是一個個都站出來請求皇帝殺了這個背棄祖宗的小人。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皇帝不會忘了吧?”崔鈺一副義正辭嚴模樣,似乎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為自己的活命找到一個無懈可擊的藉口。

“哦!你這樣想?”徐宗文露出神秘的微笑。

崔鈺死撐著顏面:“難道不是這樣嗎?”

徐宗文坐正了身子,他舉例說道:“若是朕滅了魏國呢?那麼那時朕再殺你天下還會有議論嗎?”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滅了魏國,將魏國土地劃為大寧國土,這樣一來哪裡還有什麼使臣之說?

所有魏國遺民遺臣都是大寧臣民,都是大寧皇帝的臣民,徐宗文雖然退了位但好歹也是當今皇帝的祖父,是坐了三十年皇位的大寧皇帝,殺一個貳臣還能有誰敢說三道四呢?

“這,這這……”崔鈺眼神暗淡無光,雙腳一軟,險些沒站穩。

徐宗文起身叉著腰又道:“我大寧帶甲數百萬,此次滅魏只是出動了五十萬大軍,後續部隊還在國內集合,你魏國連輸幾陣丟城失地,你不會沒有察覺吧?”

“你有沒有想過拓跋燾明知你是大寧叛臣還讓你來送議和盟書,這不是要借朕的手殺你還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