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離開之後,華福子便趨上前來道:“陛下,洛陽來信了。”

徐宗文微微側了腦袋:“是皇帝送來的嗎?”

“正是洛陽送來的,是今上的親筆信。”須臾,忽然提及越王徐澤之。

聽了華福子的回答,徐宗文以一種耐人尋味的複雜眼神上下打量著他。

“陛下,皇城司來報,今歲入冬以來越王身子越發沉重,已經有一月臥榻不起,怕是大限到了。”

徐宗文收起皇帝的信,凝視著華福子,起初的冷肅神情如冰水消融一般開始變得緩和:“罷了,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吩咐太醫署派人去會稽看看,不要說是奉了朕的諭令去的。”

“奴婢省得。”華福子稽身下拜。

“去取桑落酒來。”徐宗文準備飲酒看信。

華福子正要備些酒菜,卻被他止住:“還是算了吧吧!”

徐宗文考慮之後還是不打算再飲酒了,大概是擔心自己的身子再出什麼異樣到時候影響了軍心。

“陛下,此次出征剛巧帶有一餅今年宮中的小龍團,不若以茶代酒如何?”

華福子侍候多年,知道徐宗文酒最愛桑落酒,飲茶最愛這幾年新出的團茶,於是立即尋出茶具,以待煮水點茶。

華福子從出征攜帶的行李中取出龍團茶,又自取一套茶具,銀製的湯瓶及茶碾、茶匙,配以顧制畫絹茶羅及鼎文黑釉茶盞,這都是世人推崇的極品點茶器皿。

華福子鼓搗小半個時辰才將茶水備好,回頭時徐宗文已然倒在座上鼾聲如雷,手裡還死死攥著皇帝寫的問安信……

長城以北,武川鎮。

“進城!”

“進城嘍!”

寧軍大隊人馬透過矮小斑駁的城門,沿路是跪伏在地上乞降的魏軍士卒。

就在一個時辰前,張邵率控鶴軍已經攻佔了武川鎮,徹底斷了魏軍主力北上的歸路,隨即張邵又分兵去攻掠武川附近的其餘重鎮。

魏國中部六鎮最為出名,其中為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

六鎮原是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設立,是為了抵禦北部柔然人的侵襲和鎮壓境內少數民族,時稱北鎮。

緣邊諸鎮,控攝長遠便是六鎮存在的意義。起初,駐守六鎮的是鮮卑族赫赫有名的將領子弟,因為當地待遇甚好——免除稅務,將領又時常能得到皇帝的獎賞,還能靠軍功升遷,許多人擠破頭都沒能進去。

於是,六鎮守將漸漸懈怠,軍士們也都因為出身不凡只是為了混一個資歷好回盛樂升遷,貪生怕死,致使六鎮軍力大跌。

拓跋燾還不知自己的退路已斷,在思慮著如何繼續與寧軍斡旋的同時還想著北歸漠北,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