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蕭源之舌戰魏廷(第2/2頁)
章節報錯
“貴使免禮,不知遠道而來大寧皇帝有何指教?”年近三十的拓跋珪臉色黝黑與徐宗文並無二致,他也是篳路藍縷帶領魏國一路復興才艱難走到今天。
蕭源之雙手遞上國書:“外臣奉詔持節出使貴國,傳達我大寧天子欲與魏國聯盟出兵夾擊燕國之意。”
“哦?大寧天子邀孤會獵中山?”拓跋珪看完國書望著滿朝大臣。
宗室拓跋虔出列嘲道:“聽聞大寧皇帝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怎麼也要我大魏出兵才能滅燕?”
拓拔虔為代王拓拔什翼健(魏國追尊高祖昭成帝)之孫,梁王拓拔紇根(拓拔什翼健第六子)之子,與嫡出的魏王拓跋珪(拓拔什翼健世子拓跋寔之子)同輩,武力絕倫,擅長馬槊,曾殺劉衛辰,驅逐劉勃勃(赫連勃勃),以戰功封陳留公,鮮卑人稱其為天神!
安南將軍、冀州刺史長孫嵩亦從旁附和:“大寧北伐軍長驅直搗晉陽,滅燕對於大寧想必亦非難事。我們大魏國力微弱,不能與大燕為敵,就不摻和你們兩國之間的事了。”
魏王拓跋珪臉上帶著為難之色,他安靜地觀望寧朝使臣如何應對魏廷眾臣的刁難。
豈料蕭源之只是淡淡一笑,他拱手回道:“我大寧國土廣袤豈止萬里?我大寧將士驍勇善戰豈止百萬?我大寧將帥智謀出眾戰必勝攻必取者又豈止千萬?今我大寧擁百萬之眾若攜滅國之威攻取燕國一州數郡之地又豈能不勝?”
“那麼為何我大寧皇帝還要邀請魏王一同進兵呢?”蕭源之把這個問題又丟回給了魏國臣子們。
見拓拔虔無言以對,魏廷已經落了下風,中領軍長孫肥起身反駁道:“自古驕兵必敗,孫、吳之輩,白起、王翦亦是如此,未聞有百戰百勝者,難道你們大寧就能保證出兵便能一戰滅燕嗎?”
“說得好!”在蕭源之那裡吃了癟的拓拔虔終於找到機會反嘲。
散騎常侍穆崇手執朝笏:“貴使,大寧國力確實比我大魏強,但據在下所知高車從前也比我大魏強,柔然從前也比我大魏強,還有鐵弗、袁紇、庫莫奚……”
蕭源之知道拓跋部確實以武立國,魏國建立之初四周也確實都是強鄰,魏國最終都戰而勝之,讓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的鄰國一一臣服!
“說得好!”這一次,不僅是魏國的文武自豪感油然而生,連魏王拓跋珪都忍不住稱讚穆崇。
“魏國確實滅了周遭強鄰,可我大寧自開國以來也滅了秦國、涼國,讓沮渠蒙遜、乞伏國仁稱臣納貢。天下二十個州,除了遼東平州、燕國之幽、冀二州,貴國所佔幷州雁門郡,我大寧已佔十六,一統之勢已成,天下誰能阻擋?”這次更年輕的桓肅之站了出來。
蕭源之亦手持節杖聲援道:“大魏雖強,但於我大寧而言確實只是一隅之地,自古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君主華夷,天子居天下之中統領四夷,未聞夷狄有天子者。”
在規制和身份上,魏國確實低人一等,這一點也是現實。
“你在辱我大魏!”脾性火爆的拓拔虔腰間彎刀已經拔出。
桓肅之擋在蕭源之身前,他毫無懼色,反而怒斥道:“難道這就是魏國的待客之道嗎?”
“夠了,退下!”逐漸清醒的拓跋珪斥退了拓拔虔,他起身拱了拱手:“貴使,孤的臣子過於性急,衝撞了貴使實在是失禮了!”
蕭源之輕輕推開桓肅之,並對他使了個安心的眼神,轉而拱手對魏王拓跋珪稟陳道:“外臣豈敢?只不過,大寧天子的提議還請魏王三思而行!”
“好好好!好說!”拓跋珪抬了抬手:“待孤與眾臣商議過後再接見貴使。”
既然對方下了逐客令,蕭源之、桓肅之也不必再久留太華殿,二人率領使團立刻退出返回驛館等待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