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熙平北伐(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宗文了解之後於次日召集諸將率軍出營,抵達鄴城後命人圍城,多修築城寨以吸引燕軍來攻。
同時派出錦衣斥候聯絡郗恢在城中放火燒燬燕軍糧草,依仗震天雷之利,幾番交戰下令燕軍出城履敗,損傷慘重,慕容麟只能令燕軍精騎分路出城北上求援慕容垂。
徐宗文命劉牢之為主將,呂昪、馮知遠等人繼續修木寨圍城,並多查旗幟廣佈疑兵,在各處城門之外埋伏大量震天雷,混淆燕軍,自己僅親率三千精銳在燕軍南下的必經之路上埋伏!
寧國,洛陽城。
鄴城失守的訊息很快透過往來商旅傳來,甚至連徐宗文戰死的傳言都甚囂塵上,三人成虎,一時間文武百官人心惶惶,百姓也是對這訊息開始半信半疑……
洛陽宮中,內侍和宮婢之間也開始口口相傳寧王戰死鄴城,劉牢之兵敗逃亡,郗恢投敵的軍報,流言很快便在散佈整座宮中!
王后桓獻容大驚,他連命護衛莊青狄傳世子徐世胤入內,又令婢女霜月去傳中樞大臣入宮議事。
身在東宮學習理政的徐世胤得知之後倒是顯得意外從容,對於此等流言他根本不以為然,在他心裡父王是常勝將軍,從不言敗,燕國蜷居冀州一隅之地,實力再強能比當年的百萬秦兵嗎?
徐世胤親自到永和宮向母親桓獻容解釋:
“父親當年以少勝多大敗燕王慕容垂,而慕容麟之輩,有勇無謀,蘭汗亦是敗軍之將,劉牢之雖有敗績但當年亦曾親斬梁成,更多次北伐,怎麼能敗於鮮卑人之手。宮中出此流言必不屬實!”
“鄴城一地之失並不能說明父親已經敗了,況且以父親之能,秦之宿將毛當尚不能敵,更何況慕容,勿忘當年白沙之戰!
此等流言定是燕國細作潛入洛陽所傳,為得是動搖我人心軍心民心,不可輕信!
再者,從前秦皇嬴政十三歲為秦王,甘羅十二歲拜相,兒子也已經十三歲了。”
徐世胤這句話就已經非常明顯了,退一萬步徐宗文戰死前線他現在就可以繼位為寧王!
桓獻容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沒想到兒子這般小的歲數就已經想到父親身後之事!
“我寧國外有大將軍鎮守關中以為洛陽外援,內有大司馬坐鎮,洛陽宮內北邙山下尚駐有十萬人馬,朝中更有裴令君、郗中書、郭計相、御史大夫卞範之、薛侍中等賢臣輔佐,兒子又有何所懼?”
徐世胤說完還捏了捏手中的虎符!
這東西可是能調動城外十萬大軍的護身符!
“世子說得好哇!”言未畢,尚書令裴卿為首諸多在京寧國中樞大臣紛紛魚貫而入拜見徐世胤。
“世子仁孝,聰明機智,明絕果斷,頗有大王之風!此乃我我寧國之幸!”
“世子之言頗得人心,我寧國有此嗣君,臣為王后賀!”
裴卿、郗儉二人面色潮紅,徐世胤的表現他們實在沒有想到!
方才在永和宮殿外他們本想進來,聽到王后桓獻容問話他們也行趁機聽一聽遇到這樣的難題世子徐世胤什麼言論。
萬萬沒有想到徐世胤對前線戰事剖析分明不說,還對寧國內外形勢分析如此透徹,一副智珠在握,穩重如山的模樣!
秦皇甘羅他們是沒有見過,可眼前的世胤的一言一行他們可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
世子徐世胤若能為寧王,寧國必定能再昌盛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