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徐氏(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宗文現任黃門侍郎,所以明眼人都認為他會繼續留在朝堂,可是唯有歷經仕途多年,一直在宦海沉浮的吳隱之察覺徐宗文是晉朝的一把利劍,是晉朝對付胡人的一柄鋼刀,是晉室恢復故土,漢人收復北疆和中原失地的希望!是故,皇帝絕不會久留他,過不了多久徐宗文終究會回到屬於他的戰場!
有鑑於此,吳隱之特意沒有稱呼徐宗文的朝職,而是效仿徐宗文手下的人,如同驍騎軍中的降校一般,尊稱一聲將軍!
“吳府君和諸位還請免禮。”
“諸位同僚肩負牧民之責,每日案牘積攢,萬萬不可因為驍一人而荒廢政務,諸位還請回吧!”
徐宗文伸出雙手,讓所有人先回衙署辦理公務。
眾人不敢違拗,只得遵命回城,迎接的隊伍一下子就減半了。
徐宗文大手一揮,徐氏眾人跟隨徐宗文一同回到了徐宅。
“哎,四叔哪去了?”徐宗文回到宅邸,卻回頭發現四叔徐益之不見了蹤影。
二叔徐延之是晉陵郡功曹,方才徐宗文一聲把太守吳隱之一堆官員給打發走了,徐延之也識相的離開了,這一點倒是徐宗文的疏忽大意了。
得知徐益之的去向,徐宗文趕緊讓徐氏族人在大堂落座。
“眾位叔伯,今日驍兒舟船疲憊,待到加冠之禮之日,諸位再見吧!”老母親聶氏坐在主位發話了。
除了二叔徐延之一家與四叔徐益之的家眷,此次迎接徐宗文的還有東海徐氏的旁枝幾家,這前後算起來最少百餘人。但是,聶氏一開口,他們就乖乖的告辭離開了,這不是因為聶氏德高望重,也不是因為徐氏族人知書識禮,而是徐宗文的官職和爵位還有軍功擺在那裡,沒有人敢不遂老太太的心意。
“慢!”徐宗文從下首的席位上起身,把二叔徐延之和四叔徐益之和大姐徐氏、姐夫沈叔任三家留下來,遣退了其餘人。
“見過老夫人!”郗儉、郭裳、劉裕、徐溫、張三張四兄弟幾人站在徐宗文身後,一同給老太太行禮。
徐宗文一一介紹起來:“郗儉,字守約,現任徵北將軍府幕僚,這位是郭裳郭子衿,曾任御史臺侍御史,這是劉裕劉寄奴,現在是徵北將軍府司馬。徐溫,驍騎軍都尉,徐氏族人……”
徐延之側著腦袋對沈叔任說道:“宗文的手下都是能人吶!禁軍中人,秦國降臣,御史臺的御史都能心甘情願的投效,了不起啊!”
“二伯說的是。北伐之中,宗文統帥驍騎軍擊敗秦國和燕國大軍,收復那麼多失地,為大晉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封侯拜將,天下賢才都願意投效在他的帳下,為國效力,開疆拓土。”沈叔任已經四十歲了,到現在不過是一個郡主簿,他在想如果當初棄文從武,參加北府兵跟著徐宗文北伐去了,現在又是怎樣的一副光景呢?
“宗文為我徐氏爭光了,自從阿耶以來,徐氏還沒有出過州牧這樣的大官,更何況是封侯!”
“那是自然了!祖父當年受到桓公舉薦成為江州刺史,為政三年頗有政績,可也沒有封侯的功績!如今大哥以武人起家,一路高升,成為當世名將,揚名於天下,享譽於四海,受封徵北將軍、黃門侍郎,賜爵武宣縣侯,這可是滿門的榮耀啊!”二叔徐延之長子徐謙之起身給徐宗文行禮。
四叔徐益之的獨子徐澤之也插聲道::“大哥不僅名傳天下,又受陛下賜婚與譙國桓氏聯姻,此舉可是能讓我們東海徐氏水漲船高的!”
經過徐澤之的點醒,眾人才醒悟,與桓氏聯姻,提高徐氏計程車族地位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