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能回去了麼?”他抬頭問道。

清風迎著他的目光問:“你想不想親眼看看我們華夏的新航母?”

被這個沒頭沒腦的問題問得一愣,王一凡低頭沉思了起來。

“你放心,悠悠和你的兒子已經被我們轉移到了江東市外一個隱秘安全的所在,這方面你不用擔心……”清風笑著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你應該看得很清楚,希望你不要辜負組織上對你的信任!”

“知道了!”王一凡沉聲回答:“你剛才說的參觀新航母,究竟怎麼個看法?”

“我就知道你會感興趣的……”清風得意地說。

畢竟還是年輕,清風和之前那個老謀深算的橙先生風格完全不同,他領著王一凡來到一架停靠在機場上的直升機,笑著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

改建後的新航母雖然在噸位和規模上,無法和歐美列強的核動力航母相提並論,但不管怎麼說,這麼一個龐然大物航行在華夏的沿海,這種巨大的視覺震撼力和感染力卻是無與倫比的。

直升機慢慢地停在航母的甲板上,王一凡用力推開一側的機艙門,跳到航母的寬闊甲板上,陣陣帶著鹹味的海風吹得他的衣襟獵獵作響。

不遠處的艦橋上,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穿著黑色的衝鋒衣站在上面,神情緊張地觀看著即將開始的艦載機降落實驗。

身後的清風捧過來一套松枝綠的少校軍服,王一凡表情嚴肅地換上軍服,用手掌扶正了頭頂的軍帽,大步走上前去。

此刻已是正午時分,航母停泊在海上,長長寬闊的甲板嚴陣以待,上面的工作人員神情緊張地等待著,上面即將降落下華夏第一架艦載機。

艦載機的起降是航母執行中的一大關鍵難題,如果不能攻克這道技術壁壘,那麼龐大的航母也只不過是航行在海中的一個活動棺材罷了。

即便是在航母技術高度發達的美利堅,艦載機起降中的事故也是頻頻發生。

1967年6月6日“福萊斯特”號航母在艦載機起降中發生重大失誤,5000人參與救援,共有134人死亡,161人受傷,其中64人傷勢嚴重,21架飛機被毀,另有43架嚴重受損,“福萊斯特”號只得返回美國進行維修。

在航母的艦載機起降方面,華夏的經驗幾乎是零,也難怪那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焦急萬分了,就連並不是很懂的外行王一凡,都深深感受到了現場這股緊張萬分的沉重氣氛。

置身於航母的甲板上,就如同站在海上傲然矗立的一座巨島上,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這些詞語,已經不足以形容這艘航母帶給每個人心中的強烈觸動。

“來了,來了!”身穿著紅、黃、藍、綠、紫、棕白色工作服的官兵們大聲喊道。

冷風砭骨的14°航母起飛仰角遠處的上空,轟然響起殲15的噴氣式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

一個黑點從遠處的蔚藍天空十年功慢慢靠近,800米、500米、300米……

王一凡的內心也隨著周圍的工作人員緊張地跳動著,殲十五那靈巧的機身朝著艦尾呼嘯飛來。

飛機漸漸靠近了甲板,機身下的起落架輕觸甲板後微微晃了兩下,一陣刺耳的飛機輪胎剎車音猛然響起,起落架的輪胎和航母的甲板摩擦出一片巨大的青色煙霧,一股強烈的橡膠焦糊味馬上彌散開來。

俯衝而下的殲15戰機穩穩地落在了甲板的盡頭,周圍的工作人員歡聲雷同,狂喜萬分。

“成功了!成功了!”穿著各式工作服的官兵們相互擁抱,喜極而泣。

就連身邊的清風也都忘情地跳了起來,一把將王一凡抱在懷中。

多少的光榮與夢想、酸甜與苦辣,此刻完全交織在了一起,曾被國外譏笑為只能在內海打打防禦的華夏海軍,終於擁有了揮劍藍海的強大實力。

曾經摺戟沉沙的北洋水師之恥,在這一刻被完全洗刷,千萬裡的海岸線將不再是阻礙,而是華夏重新傲立於世界之林的新起點。

艦橋上的中年人也開心得像個孩子,揮舞著雙手忘情地喊叫著。

突然,他的面色凝重起來,捂著胸口倒在地上,臉色煞白,渾身劇烈地抽搐起來。

“總指揮出事了!”身邊幾個工作人員慌忙上前,按胸口地按胸口,掐人中地掐人中,還有些從他的口袋裡掏出一小瓶速效救心丸,手忙腳亂地急救起來。

但這些努力卻是徒勞,等身穿著白色工作服的醫務兵帶著急救藥箱趕到後,這個中年人已經停止了呼吸。

他就這樣倒下了,在祖國第一艘航母成功完成艦載機起降的歷史性時刻離開了,他,就是為祖國航母事業犧牲的第一人。

艦上的所有人全都陷入了沉默,官兵們自發地摘下頭上的軍帽,對著他敬了個標標準準的軍禮。

王一凡也無聲地照做了,航母上的汽笛長鳴,為這個默默工作在國防事業第一線的幕後英雄送別。

此前還有些彷徨的王一凡,現在已經重新下定決心,繼續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的發展事業盡上一份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