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自《雯雯晚報》特刊《策劃回憶錄·完本感言》】

記者:“各位觀眾讀者老爺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也是最後一期的《策劃回憶錄》採訪環節!這一次的訪談,我們請到了《廢土戀愛遊戲》的作者先生!以及夜樞城大名鼎鼎的傳奇革命家,策劃先生!”

陳熵:“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接受這種無聊的採訪了,挺好。”

作者:“大家好,又和你們見面了~”

記者:“作者先生,聽說您以策劃先生為主角改編的假人假事《廢土戀愛遊戲》完結了,請問你現在感覺如何?”

作者:“很開心,很舒服!有種在廁所裡蹲了一下午,終於宿便通暢的感覺!我現在一身輕鬆,甚至想大喊一句「永別了牢籠!」”

陳熵:“別家作者的完結後都是戀戀不捨,怎麼就你還解脫了呢?”

作者:(嘆氣)“因為我真的寫累了。這本書雖然是我寫得最隨意的一本書,但也是我第一本擁有不錯的成績,同時能夠正常完結的書,所以對我來說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寫到後期經常需要思考很多東西,還要考慮有些劇情和橋段會不會讓老讀者不開心,完全沒有了剛寫這本書的時候那種自由的感覺。”

記者:“先別談這些沉重的話題了。按照慣例,作者先生能否再談談關於你書中各個角色的創作靈感來源?我和讀者們都很好奇~”

作者:“說起來,我從《霧都篇》開始之後就沒有談過這方面的話題了,我覺得我正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全部說明一下。首先是霧都篇的主要人物:福爾瑪琳和杜莎教授。我創造這兩個人物的主要靈感來源是《大逆轉裁判》的福爾摩斯。我很喜歡他那種半謎語人半樂子人,平時不著調但是關鍵時刻卻很正經的靠譜偵探人設。其實在我之前寫一本《屍體在說話》的未簽約裡,我就試圖復刻出了一個這樣的偵探人物。我自認為復刻得很成功,但是那本書沒簽約,內投也被拒稿了,大概是因為想寫異能戰鬥文,但開篇比較偏向懸疑,沒有那種能讓讀者一目瞭然的爽文感吧~至於“杜莎教授”這個名字是來源於「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大逆轉裁判裡,福爾摩斯和杜莎夫人是交情不淺的朋友,所以我就想著與其讓福爾瑪琳的第二個人格叫做“華生教授”,不如叫成“杜莎教授”更好聽。”

作者:“天空都市篇的話...怎麼說呢,其實我已經對這一卷印象不深了,腦子很混亂。而且那段時間因為學業很緊的緣故,經常三五天才更新一次,每次寫個一兩千字都需要一兩個小時,腦子痛苦到根本思考不了劇情,一直都在擠牙膏。但是天空都市的主要人物「瑟緹婭公主」借鑑的就是腕豪的名字,設定是雙臂經過機械改造的戰鬥公主,單挑能力可以隨便幹翻不開掛的陳熵。本來還想用幾章給她來一個戰鬥秀,描寫一下她打架多厲害,但是那個篇章基本都是楚劍萊和黑卡莉絲在主C,就沒有女腕豪什麼事情了。”

作者:“吉吉里篇的取名方式倒是很簡單粗暴,基本都是一些LOL和動物園梗。比如說吉吉里大孝子奧利安少爺的全名叫「奧利安·奧因」,其實就是「奧利安菲·all·in·」去掉一個“菲”字。他爹的名字叫「尊尼霍伽·奧因」,他媽媽的名字「卡薩」其實就是「卡莎(Kai’sa)」的諧音。半魚人「大賢者」的名字是我腦袋一拍隨便取的,不過可能也是我想到了史王吧。吉吉里區和吉吉里部族其實是我按照現實世界某個國家中的某個人群種族為原型寫的,這個人群種族至今都在被壓迫和歧視,那些屠戮他們的犯罪者後代哪怕感謝神也不願意感謝他們。所以我就想以這個人群種族為主題寫《吉吉里篇》,並且引出這本書最後的“反抗”主題。為了不讓讀者們覺得吉吉里篇的劇情太黑深殘或者太枯燥,所以我在不影響劇情氛圍的情況下加了很多網路梗。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說書人就該用有趣的方法將最殘酷的悲劇講出來,使得人們在不抗拒悲劇的情況下自願區瞭解和理解悲劇的核心。”

作者:“還有就是關於教授七子的創作靈感。其實這本書在第五卷《霧都篇》之前,我都沒有認真構思過財閥聯合會頂層的權力構築,只是大概寫了聯合會是由“教授”一手建立的。直到第五卷的時候,我就想著乾脆讓本卷的偵探小姐當教授的女兒,同時引出“教授一共有七個天賦異稟的孩子”這樣的設定。為了體會出“教授大家庭”的複雜性和混亂性,我試圖給每個孩子都取一個風格不同的名字。大兒子「張三」是隨處可見的中文名,而他的能力也是「全能戰士」,和他的名字一樣沒什麼特色;二兒子叫「俄洛伊德·凡·阿姆斯特朗」,算是比較歐式的浮誇名字,能力是「政客」,因為我覺得歐洲的政治家真的是又活躍有喜歡刷存在感;三女兒叫「愛麗絲」,就是一個很常見的歐美英文名。我給她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想起了「Black·Souls」裡的愛麗絲,那個遊戲裡的「愛麗絲」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很體貼可愛,實際上既神秘又危險的人物,很適合這本書裡的智腦天才女性形象;四女兒叫「風翎」,是我按照DND魔獸世界那種「風行者」「血蹄」之類的風格取名的,她的英文譯名是「Windplume」,就是“風之飾羽”的意思;五兒子叫「卡扎琉」,其實就是日文的「Kurzuryu」,意思是九頭龍,擅長刀劍。我當時取名的時候翻了一下彈丸論破二代的角色表,發現「超高校級劍客」的名字叫「邊古山佩子(Pekoyama·Peko)」,所以本來想給他取名叫「佩寇」或者「佩克牙碼」,後來覺得名字太怪了。然後我突然想起來彈丸論破二里面,超高校級劍客和超高校級黑道「九頭龍冬彥」的關係很親密,所以我查了一下九頭龍讀作“Kurzuryu”,於是就直接音譯「卡扎琉」了;六兒子叫做「克勃洛」,是我根據「克格勃」魔改的名字,英文寫作「K.」;最後是七女兒「蕾阿麗塔」,這就是“Reality(真實)”的音譯,屬於一個基本不可能有人會用的英文名。(碎碎念一句,其實我以前聽到有美國家長管自家孩子叫Nintendo來著,震驚我整整五分鐘。)”

作者:“最後就是本書的真女主,一直化身“師匠”守護陳熵的「李詩氦」。因為是真女主,所以我又用了化學取名法。如果說陳熵的“熵”代表著混亂,那麼李詩氦的“氦”就代表著“皆大歡喜的結局”。因為氦的縮寫是「He」,就是「happy·ending」的意思。”

作者:“還有,這本書的每一卷標題基本都是在捏他一個遊戲。第一卷叫「一起來幹壞事吧」;第二卷叫「賽博江湖異聞錄」,捏他的是「女神異聞錄」;第三卷「不滅的大擂臺之魂」捏他的刃牙,嚴格來說是一部漫畫而不是遊戲;第四卷的「賽博邪神的七日聖經」捏他的是「永遠的七日之都」,一款網易不出單機版,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碰的手遊;第五卷的「吾輩與大偵探的霧都奇譚」捏他的是「大逆轉裁判」的章節標題風格;第六卷是「埋葬於天空的鋼鐵之翼」,捏他的是「最終幻想12:亡靈之翼」;第七卷的「地獄盡頭的靈長園」,是捏他「東方鬼形獸」,雖然我不會玩彈幕遊戲,但是好歹也透過看各種安科和劇情講解當了一次雲玩家;第八卷「獻給心愛的你的不可思議之城」,取名捏他了「Black·Soul2」的副標題「獻給心愛的您的不思議之國」;第九卷的「斯塔因之門」則是「Stein:Gate」的直接音譯。嗯...我要說的就是這麼多了。”

陳熵:“你取名還真是隨意啊,是那種根本不會在意版權糾紛或者被別人告侵權的作者呢~”

作者:(尷尬)“伱這說法是否有點...”

記者:“時間緊迫,那我們來聊下一個話題吧!請問作者先生,這本書讓你最滿意的地方是什麼?”

作者:“要說這本書最讓我滿意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一開始給這本書定下的基調就是輕鬆愉快且帶點瘋狂的樂子文吧。這讓我能很輕鬆地構思這本書的劇情,不需要故意去弄點黑深殘和大道理來調動讀者的感情,而且我玩起梗來也比以前更加沒有心理負擔。還有就是「黑卡莉絲」這個角色,她是我自認為創作的好的角色,不僅這種嘴臭傲嬌的性格和主角互動起來很有意思,而且「天才駭客」的能力與這個賽博朋克的世界觀的適配性非常高。她幾乎在所有主線故事裡都可以擔任萬金油,一旦劇情或者邏輯出現漏洞了,只要想辦法貼個黑卡莉絲上去就萬事大吉了。”

陳熵:(微笑)“我把這段話錄下來了,下次放給她聽。”

作者:(驚恐)“我超,別!小孩子不懂事,隨便瞎說的!”

記者:“那麼作者先生,這本書有什麼地方是讓你不滿意的嗎?”

作者:“雖然我之前說過很多次,但要說這本書最讓我不滿意的地方,果然還是第四卷的《深淵篇》吧。剛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抱著【反正我是個隨時會斷推薦的冷門死撲街作者,就隨便亂寫寫】的心態,所以基本就是想到啥寫啥,根本沒有準備特別嚴謹的大綱,甚至連世界觀都沒有準備完全,基本就是“寫到哪裡就給世界觀添幾筆”的狀態。這就導致這本書在前三卷的時候看起來問題還不大,但是我卻一直像是在堆一座底座不問的積木塔,稍有不慎就會倒塌。讓這座塔倒塌的契機就是第四卷的《深淵篇》,那時候我一方面沉迷與安科和炮團影片,另一方面則是我想整點活,寫一寫賽博廢土時代關於人和神的探討。但問題就是我依舊在那樣不著調地亂寫,既沒有去做詳細的資料調查,也沒有認真構思劇情。而且那段時間我連續上了三江和封推,讓我這個撲街三四年的鹹魚作者一下子就麻了,產生了一種「我這麼厲害,肯定隨便寫寫也能繼續寫下去」的錯覺。但事實就是,《深淵篇》是我這本書的翻車篇,可以說是趕走了一半以上的老讀者。一方面是因為主角突然被虐,樂子人風格轉變成詭異虐主風格。另一方面是劇情混亂,設定經常前後不搭,最後發現大家都是騙子,全都是一群老陰比在互相騙來騙去(所以說坐忘道果然是因為劇情圓不上來,所以直接就說大家都是騙子吧!)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當時我正好開學,沒有很好地調整作息和工作安排,精神和身體壓力都太大,導致想不出很好的靈感了。”

記者:“那可以說,《深淵篇》是你寫得最艱難的一卷吧?”

作者:“是啊,我當時真的是很辛苦。創作上,我寫了三四個版本的《深淵篇》,經常都是覺得劇情不夠好或者邏輯不通順,所以又要推翻重寫。深淵篇的大綱我改了又改,加了又加,幾乎佔據了我整本書大綱的一半。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思考深淵篇要怎麼圓回去,又要怎麼皆大歡喜地收尾,有時候甚至愁得茶不思飯不想,覺都睡不著。而在精神上,我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雖然一些忠實讀者依舊鼓勵我堅持下去,但是開始罵我寫得很爛的讀者便多了,還有很多追了三四十萬字的讀者悍然棄書和退群,讓我感到了很大的挫敗感。而且我也從三江和強推的興奮感中走了出來,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不禁意識到自己的成功只是依靠運氣,我本質上還是個廢物...我當時甚至還考慮過直接把這一卷推翻,就當沒寫過深淵篇。但是這可是上架章節,不能想刪就刪,而且那些已經訂閱了我的書的讀者,難道要讓他們的錢白花嗎?...哎,總之呢,最後我還是咬咬牙,堅持寫下去了。”

記者:“那你當時有考慮過切書太監之類的嗎?畢竟已經快要寫不下去了呢~”

作者:“我其實有考慮過切書,從此世界清靜。但是出於很多方面的原因,我沒有這麼做,而是堅持把《深淵篇》寫完了,並且留下一個皆大歡喜的收尾。第一個原因吧,我在剛開書那會兒就被一些讀者抨擊和惡意問候。他們對我的攻擊點有兩個,一個是說我抄襲,另一個是說我以前的書全都是太監書,認為我這本書也要太監。所以我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就想起那些讀者說我是太監的評論,想起他們在手機上輕鬆敲打字母的得意笑臉,我就不想放棄了。我想用事實來告訴他們,我以前從來沒有切書太監,只是沒人看而已。而只要我這本書的成績還可以,只要有人願意看我的書,我就願意認真寫到完結。第二個原因是我雖然流失很大量的訂閱讀者,訂閱數斷崖式下滑,本來有望登上精品頻道,最終也失之交臂。但是直到《深淵篇》快完結的時候,依舊有兩千多個讀者願意繼續追讀下去。那時我就認為哪怕為了這兩千個讀者,我也不能放棄。曾經的我是那種哪怕有一個讀者來我的書下面評論,我都會很高興地和他聊上老半天的熱心作者。即便我現在已經被這個網文行業拷打得心冷了,但還不至於心死,所以哪怕為了剩下幾百個幾十個讀者,我也要寫下去,認真寫到完結。最後是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好不容易熬到上架了,終於開始掙錢了,怎麼說也得讓我掙幾個月稿費再放棄吧。不然到時候爸媽問我學習之餘在忙活啥,怎麼不去談個戀愛或者去和朋友社交?我說我忙著寫,而且上了三江和強推,現在是很厲害的作者,很多人來看。結果爸媽問我賺到了多少錢,我就講不出話了,只能支支吾吾地說我上架切書了,啥錢都沒賺,這該多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