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妃有些不解,“太醫正且起來回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太醫正隨即起身,“謝娘娘。今日之事還需要從下午說起——”

“丁淑儀娘娘用過了午膳忽然腹痛不止,便傳了李太醫和微臣去會診。而當時臣等只見到了吃剩下的蟹粉羹中存有至陰致寒的毒草,所以便斷定是有人在蟹粉羹中下了毒,於是貴妃娘娘便下旨令蔡公公帶人去將涉案的宮女們都帶回了內侍監審問。”

“方才錦妃娘娘您又感到不適,傳了臣等前來,臣初步診斷也是覺著因為這蟹存在同中午一樣的問題。可是中午有下毒嫌疑的人明明早已被內侍監羈押,怎麼可能在晚膳時分再次動同樣的手腳?所以微臣便懷疑是這蟹本身被採買來的時候就有問題了,剛才又依照娘娘的吩咐,將這蟹剖開來看,這才發現了其中暗藏的玄機。”

“哦?”

“回娘娘,微臣等方才在這蟹的口中直到五臟六腑都驗出了有毒的物質,這便很奇怪了。這蟹外殼完好,醉的時間也不長,雖然酒沒有完全浸入,毒素卻已遍佈螃蟹全身了。微臣本來懷疑是有人在酒裡下了毒,因為我們都知道,做醉蟹是不需要將蟹剖開來的,只需將這酒煨了進去,但是微臣卻並未在酒裡發現相同的毒素。”

“所以微臣便進一步取了醉蟹胃囊中的物質,竟發現裡頭沒有別的,全部塞滿了一團又一團的藻類。尋常的螃蟹是會食用泥沙、魚蝦之類的,可是眼前這隻卻只食海藻,更是令人感到奇怪了。”

“而方才微臣又取了這些藻查驗了一番,竟然發現它們的根鬚與那種陰寒毒草搗碎之後的外形和毒性十分相似,但是藥性卻與那毒草不大相同。臣這時便已經隱隱有些預感到不對了,所以又詢問了蔡公公和這位小宮女,這才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的原委?你且詳細道來。”

“是。依照這位小宮女所言,中午和眼前的蟹都是今日才送進宮的,乃屬同一批。雖然中午丁淑儀宮裡那道蟹粉羹中的毒素是藏在蟹粉裡頭的,但是實際上應該是與眼前這隻醉蟹相同,毒素在海藻當中,由螃蟹食入體內所致。”

“微臣剛才細看之下才發現,這蟹腹中的藻應該叫做清瘴藻,是萊州地區十分有名的一種藻類,可做藥材。方才微臣又詢問了蔡公公,也證實了這螃蟹產自清遠縣,而清遠縣正好盛產這清瘴藻。螃蟹的體內沒有旁的食物殘餘,所以可能這些螃蟹是自小便食用清瘴藻長大的,所以浸滿了清瘴藻的藥性。”

“娘娘可能有所不知,萊州臨海本就溼熱,再加上南邊少人居住、又多山林,所以常年瘴氣蒸鬱。而清瘴藻便是當地人用來解瘴氣之毒的一味好藥材。”

“既然是一味好藥,又如何在螃蟹體內變成了至陰致寒的毒素呢?”錦妃不解地問道。

太醫正則捋著鬍子繼續道:“這便是其中的玄妙之處了。清瘴藻本是為清熱解毒、清瘴氣的好藥材,所以本身屬陰,性寒涼,主疏熱散暑、清熱涼血等功效。若中了瘴毒的人食用這藻,則有助於清除體內瘴毒,對人體十分有利。然而這螃蟹本身性寒,又長期生長在陰暗的水潭中,它食用了同樣寒性的清瘴藻,只會變得更寒涼。”

“另外,因為這種藻類的繁殖能力十分強,即使是被螃蟹吞入了腹中,只要還存在一點根鬚,還是能夠繼續存活。於是這些清瘴藻便在螃蟹的腹中繼續生長,逐漸塞滿了螃蟹整個腹腔,又排不出去,螃蟹也就再也吃不下旁的東西了。兩者互相汲取著彼此的養分,便更陰寒無比了。”

“人一旦食用了這種吃清瘴藻長大的螃蟹,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危及內臟,孕婦食用更是會危及母體。丁淑儀娘娘懷著身孕,本就不該食用太多螃蟹,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吃下了許多含有清瘴藻的蟹粉,所以便直接加速激發了藻裡的寒性,使得她表現出的症狀與脈象同中了陰寒毒草一致。”

這時,一旁的周窈棠不解地問道:“今日中午我們司膳房裡頭的宮女們也食用了做蟹粉剩下的邊角,為何我們卻沒事呢?也沒有聽聞誰有腹痛或者腹瀉的症狀。”

太醫正沉吟了一會兒,道:“敢問司膳房今日午膳都有些什麼菜?”

周窈棠假裝回憶了一番,答道:“我記得中午有涼拌雞絲黃瓜、雜菌燴滷水豆腐,醬油三香菜,嗯......還有一道桂花紫蘇甜蛋湯!”

太醫正點了點頭,道:“這便是了,你們中午本就食用的全是蟹的邊角,蟹殼蟹腿都沒太多帶有毒素的肉質,再加上你們的湯裡有一味紫蘇,正好可以解這蟹體內的寒毒,所以你們也都無事了。”

周窈棠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那也就是說,此事並非是姑姑們有意下毒,而是這蟹本身體內帶著陰寒的海藻所致。若不是剛好飲了紫蘇甜湯,那我們整個司膳房可也都要中招了呢!”

這時,只聽太醫正叩首道:“是微臣一時不查之過,瞧著被那蟹粉中的藻類根鬚與毒草相似,竟被矇蔽了去。這位小宮女說的不錯,現在瞧來,應是這蟹本就身懷寒毒,並非有人蓄意下毒給兩位娘娘。若實在要論,也只能說是微臣之過,不僅斷錯了症,如今還令司膳房無辜受難。這些全賴微臣見識淺薄,但憑娘娘責罰。”

太醫正說著,又跪了下去,將頭伏在了地毯上。

這時,蔡廣財面上也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也趕忙伏下身子道:“奴才也有罪,錯羈了司膳房的人,奴才這便去稟明瞭貴妃娘娘,然後將人給放出來。”

錦妃見了他二人這副模樣,馬上擺擺手道:“罷了罷了,這彎彎繞繞的本宮勉強才沒有聽糊塗。此事甚為稀奇,尋常人皆會受矇蔽,倒也怪不得太醫正。如今你既已查明瞭真相,令一切水落石出,便已是大功一件。我也不想再追究誰的責任了,權當是將功抵過罷,你們今後引以為鑑便是。”

太醫正和李太醫行了一禮道:“謝錦妃娘娘開恩!”

錦妃又轉向了蔡廣財那邊,道:“蔡公公雖拿錯了人,但起因卻並不在你,始終也算是盡職盡責之舉。因此你且去回了貴妃,儘快將司膳房的一應人等放回去便是。”

蔡廣財忙做了一幅感激涕零的樣子,伏在地上道:“奴才謝錦妃娘娘體恤!謝娘娘寬宏大量!奴才這便去!這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