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今天是大早朝,太極殿上,李世民又再一次召見了吐蕃大相祿東贊。

“吐蕃仰慕大唐文化,朕很高興,也有意和吐蕃和親,但是,朕的公主都還年幼,未到出嫁年齡,朕想讓我宗族裡郡主封為公主後和吐蕃和親。”李世民看著祿東贊說道。

祿東贊本來以為李世民見他,是答應了和親之事,臉上一直帶著笑容。當李世民說要換個冒牌公主的時候,祿東讚的笑容徹底凝固住了。

“大唐陛下,吐蕃雖不及大唐,但我國主贊普也是一代雄主,外臣聽聞大唐講究門當戶對,我吐蕃贊普還是配的上大唐公主的。”祿東贊拱手說道。

言下之意,你大唐除了公主以外,其他的什麼宗室女、郡主都根本配不上的。

憑李世民多年修煉的城府,也被氣的怒火中燒。在他眼裡,別說是自己的女兒了,就算是宗室女嫁到吐蕃去,都是吐蕃的天大恩寵。

“此事不需要深思熟慮了嗎?你能幫松贊干布作主?”李世民龍顏大怒道。

“大唐陛下,這件事是我吐蕃松贊干布贊普親自交代的,贊普他只對大唐公主仰慕已久,並沒有仰慕郡主。”

祿東贊知道李世民很不高興,但是他並不擔心,李世民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能把他怎麼樣,而吐蕃佔據高原地理位置的優勢,大唐再強,也適應不了當地氣侯,更別說進了打仗了。

此次吐蕃的和親,一方面是討好大唐,並藉助大唐的招牌,一統吐蕃國,抓政權勞勞掌握在松贊干布手裡,併為以後吞併吐谷渾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就是一旦公主下嫁就會有很多的工業和種植等書籍。

因為祿東贊敢肯定陪嫁品裡必定有些書籍是工業、農業、醫學等技術,就算沒有這些書籍也沒有關係,大不了直接向大唐要,根本也不可能引起大唐的懷疑。

李世民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冷冷的說道:“朕不可能讓公主嫁到吐蕃去受苦,既然你們吐蕃一定要公主,那和親之事到此為止,無須多言。”

“大唐皇帝陛下,您不再認真的考慮一下?”祿東贊有些不解,用一個女兒換一個附屬國,怎麼看怎麼賺,為什麼如此堅決的不同意呢?

李世民冷哼一聲,說道:“別跟我討價還價,你以為這裡是菜市場嗎?告訴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好吧!外臣還需回國後向國主松贊干布贊普傳達您的旨意,讓贊普本人作決定吧!”祿東贊說道。

雖然這樣說,但是祿東贊知道松贊干布根本不可能會同意的,最起碼目前是不可能會同意。

松贊干布十三歲繼位,就平定了吐蕃混亂局勢,現在正是年輕氣勝、意氣風發的時候,怎麼可能同意娶一個冒牌公主做正室呢!

“那你就回去,把朕剛才所有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松贊干布,如果他還是不同意,那就算了,但是,我現在就警告你們,不要靠什麼見不得光的事,不然,東 突厥的下場,就是你們的下場,不要把我的好說話當成好欺負。”李世民說道。

“是,外臣告退!”祿東贊向李世民行了一禮道。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悔不當初沒有聽程處默的話,也不準備批閱奏摺,怒氣衝衝的去了麗正殿,找長孫皇后訴說去了,因為只有長孫無垢最瞭解他、最懂他。

“二郎,到底發生什麼事了,讓你如此生氣?難道處默那小子又惹你生氣了?不應該呀!處默不是躲到萬年縣了?”長孫皇后問道。

“還不是跟吐蕃和親之事,祿東贊那個老混蛋,還嫌棄朕安排的宗室女給松贊干布。當初,為了這個事,我還和處默兩人大吵了一頓。”李世民說道。

“二郎,說句真心話,我也不贊成和親,憑什麼要我漢家女子嫁給他們,為什麼不是他們女子嫁過來?還必須是公主。

而且,附屬國又有何用?沒有任何的決策權和主導權,每年進貢過來的禮品,還沒有我們回禮多,而他們隨時可能翻臉,如果他們翻臉了,我們能耐他們如何?

我贊成處默所說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才是我們大唐泱泱大國該有的風範。”長孫皇后說道。

“觀音婢,你說的都對,我不應該急於求成,還跟處默鬧矛盾,這次你生病,我沒有把握能不能請來處默。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才去請清松道長的,唉!還差點害了你的性命。看樣子,我真的小看處默了,他的胸懷和肚量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是我無法和他相提並論的。”李世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