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本沒指望有好菜,出了大半天的亂子,大廚逃沒逃走還是個未知數。

沒想到運氣不錯,四菜一湯沒一道簡單。

“可以啊,這清蒸的是長江鰣魚吧?還有這紅燒鯉魚,是黃河九孔鯉魚。”孔武衝裴瑾瑜擠擠眼。

裴瑾瑜不免尷尬,怎麼都是魚?雖說都極難得,平時很難吃到,但這不請客麼,嘿。

“試試這個醃篤鮮,有肉!”她邊說邊拿起湯碗給孔武滿上。

孔武一臉受寵若驚的接過:“客氣了!不是外人,無需如此。”

拿勺子喝了,又拿筷子夾起火腿片,口中道,“鮮!這是用的金華火腿和滇南雲腿?”

“妙極!”

“鮮筍吸收了火腿及鹹肉的油脂,又入了兩者的鮮鹹,使得湯清如水,妙啊。”

“這菜是菜心?好。經過一冬孕育生髮的油菜心,就是與秋天的不同,都是精華所在啊。”

嚥下口中綠油油的菜心,孔武搖頭晃腦的點評。

“感情這廝還是個老饕?”裴瑾瑜暗道。

最後一道是松鼠鱖魚,黃燦燦的好大一碟。

拿筷子夾了塊放進嘴裡品了品,孔武笑道:“有點意思,很像我在姑蘇松鶴樓吃過的味道。”

這時,後廚走出來一個廚師打扮的老人,五十多歲的模樣。

他上前微微彎腰行了個禮:“實在抱歉,今兒的菜有負所望,還請不要怪罪。”

這是說廚藝受了材料的影響,而材料的短缺又是受了動亂的影響。

與孔武對視一眼,裴瑾瑜淡笑道:“老丈無需如此,我二人醒的。”

“還請二位日後常來。”老人誠懇道。

裴瑾瑜哈哈一笑:“我可是知味坊的常客。倒是老丈,不曾見過。”

這人不是以往的大廚。

知味坊共有五個大廚,兩白案三紅案,白案精通江南點心與北方面食,紅案精通魯菜淮揚菜及本幫菜。

“小老兒是新來的大廚,一貫做的是粵菜,今兒人都不在,只好委屈兩位客人了。”

孔武接過話頭誇道:“大廚客氣。你的廚藝比京城狀元樓也不差。”

老人又客氣兩句,隨後告退:“二位慢吃,小老兒後廚去忙。”

等人走遠,裴瑾瑜嘆道:“還真不知道老胡什麼時候從南方請了個廚子。”

也對,總是魯菜淮揚菜本幫菜,的確也吃膩了,換換口味極好。

飯畢,大廚還送了道甜點,香蕉芒果蛋奶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