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裴二叔,苦修四十年,也不過堪堪達到中品初,而裴大算天資不錯,達到下品巔峰,離突破到中品還不知要多少年。至於裴二,資質一般,不過下品初,這也是為什麼這人會轉去學儒考科舉,因為他在古玩行潛力有限。

當然,這是同有祖傳功法鑑寶術的其他裴家子弟相比較,若是同其他古玩店比,未必差多少。

但是,既然能成為古玩世家,一代代相承,說明其他各家定然也有過人之處,未必沒有類似鑑寶術的作弊功法。

比如九如齋趙家,集美齋李家,寶氣堂孫家,沒一家簡單。

除了突生變故沒派人來參加比賽的孫家,此次鑑寶大賽前五名有三名出自古玩世家,由此可見一斑。

其實,若是留意前十名還會發現,從第六到第十,足有四家也是傳承兩三百年的人家。

參賽人員雖說只有三十位,然而這個數字已經是經過古玩協會層層篩選後的數量,整個大周可遠遠不止三十位。別說三十位,良莠不齊全算上,三百位也打不住。

鑑寶師嚴格說來同木匠、鐵匠、玉匠性質並無不同,都是祖傳父、父傳子,不可能像後世,有專門的大學堂學習。

精通古玩的除了權貴家的子弟,也只有古玩世家。

一般人家,哪怕是普通讀書人也沒有足夠多的錢財與門路學到相關知識與技能,孟掌櫃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這也算得上一種壟斷,靠的是知識與經驗,或許還要加上適當人脈與資本。

即便到了現代,這也是古玩行業壁壘之一,普通人能以輕易入行。

頒獎結束後是夜宴。

夜宴和現代的晚宴區別不大,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吃吃喝喝,欣賞欣賞歌舞聊聊天,互相加深一下了解,或者混個臉熟。

這並不是現代西方首創,早在漢唐,兔子的老祖宗們就已經自恃身份地位搞了出來,花天酒地,說的就是這種場合。

據說,這些人可以連續飲宴數天數夜,吃撐了就用羽毛撓嗓子眼,把胃裡的食物嘔吐出來後繼續吃喝。

好在,當晚的夜宴沒有如此腐朽。

裴瑾瑜跟著裴母翠微夫人,在她的引見下見到了不少行業大佬,比如協會會長、理事、數個古玩世家的家主,及年輕一代的精英。

轉了一圈,把人認了個臉熟後,她便藉故走開,跑去安靜角落用膳。

忙了一天,體力腦力心神幾乎耗盡,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大聲嚷著“累”。

匆匆填飽肚子,剛端起一杯濃茶喝起來,兩個年輕人走了過來,其中一個身穿石青綢袍的青年招呼道:

“裴公子。”

“趙公子!”

裴瑾瑜忙起身,向趙明程拱手行禮。

趙明程介紹他身邊的青年:“這是在下好友鄒寧鄒靜之,手上有件東西想請裴公子幫忙掌掌眼。”

“鄒靜之?”

裴瑾瑜微微一愣,這不是裴二叔提起的那樁京中造假大案的涉事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