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收穫(第2/3頁)
章節報錯
從玉璧的尺寸與表面雕琢的紋路來看,這是一塊用來供奉的拱璧,且是一塊谷壁。
拱璧有三種。
大壁,天子禮天之用。諸侯獻天子也要用大壁,比如完璧歸趙中的和氏璧就是大壁。
谷壁,玉璧表面雕滿縱橫排列有序的飽滿穀穗紋路,寄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蒲壁,玉璧表面雕滿蒲紋,這蒲紋意為瑞草,象徵草木繁茂欣欣向榮,寄寓六畜興旺獵物豐富之意。
神識聚攏,注入玉壁表面。
同時,寶符激發。
天地萬物,莫不可鑑。追根溯源,莫不可鑑。
有關玉璧的畫面蜂擁而來。
砍柴人在荊山發現一塊璞玉,獻給諸侯王。
諸侯王讓玉匠鑑別,玉匠武斷,說是塊頑石,並沒有玉。
諸侯王大怒,認為砍柴人欺君罔上,讓人砍去他的左腳。
又過了數年,諸侯王死去,其子繼位。
不死心的砍柴人拄著柺杖再次將璞玉獻給新的諸侯王。
新任諸侯王讓玉匠鑑定,玉匠仍認為是石頭。
諸侯王怒,讓人砍去砍柴人的右腳。
至此,砍柴人雙腳全失。
又過了數年,諸侯王也死了,他的兒子繼位,這已經是老諸侯王的孫子了。
砍柴人很執著,抱著璞玉在發現的地方痛哭,淚水哭幹,兩眼就流血。
一邊哭,他還一邊大聲抱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見識的終究太少。”
諸侯王剛繼位,不希望聽到這樣的聲音,就讓人打聽究竟是什麼情況。
當知道緣由後,便讓人將璞玉拿給玉匠鑑定。
老玉匠已死,繼任玉匠並非出自他家,很同情砍柴人,便說有沒有寶玉,刨開就知道了。
諸侯王於是下令剖開。
玉匠將璞玉剖開後,果然得到一塊寶玉。
諸侯王大喜,命玉匠琢成一塊谷壁,用於當年的祭禮。
玉璧以發現璞玉的荊山命名,為荊璧。
諸侯王還封砍柴人為侯,砍柴人堅辭不受,很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