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眉間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初生時長五尺,成道時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

此相不限於佛陀,菩薩亦有,正如此尊觀音坐像。

靜氣凝神,將神識聚攏,緩緩投向觀音像表面!

嗡!

無形漣漪盪漾,是神識在讀取瓷像附著的殘留精神波動。

天地萬物,莫不可鑑。追根溯源,莫不可鑑。

鑑字寶符同時激發。

有關青白釉觀音像的畫面蜂擁而來。

在景德鎮官窯燒製而成,被朝廷當做歲貢獻給金國皇帝。

金國皇帝送給了信佛的老太后。老太后十分虔誠,日日焚香叩拜。

忽然有一日,觀音眉間白毫大放光芒,老太后以為神蹟,口口聲聲說獲得了觀世音菩薩的啟示,大金將在五年後被一個叫大周的朝代所滅,其開國君主名字裡帶有一個“潤”字,是天外來客。

她要求皇帝找出那位未來的開國之君並殺死,以絕後患。

金國皇帝不信,但還是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態度,緝拿名字裡有“潤”字的十三至四十五歲的漢人。

在他看來,只有正值青壯的男子,才有可能建立一股勢力,並在五年後滅掉大金。

命令頒佈後續不得而知。

五年後,大金皇宮被一夥起義軍攻破,老太后抱著觀音像服毒身亡,死前還唸叨著去佛國享福。

如此,觀音像便被義軍所得,獻給了首領。這首領竟然是後來建立大周的周太祖姬澤夫姬潤芝。

周太祖顯然也聽說過有關觀音像的傳說,收下觀音像後,經常拿出來一個人對著它嘀嘀咕咕自言自語。

兵馬糧餉沒了他嘀咕,新政遇到阻力他嘀咕,就連後宮女人爭寵他也會嘀咕。

反正,觀音像若是活的,一定能根據周太祖嘀咕的那些話寫一批爆火的話本,什麼我和太祖皇帝不得不說的故事,太祖武皇帝與他的後宮二三事,太祖武皇帝愛的從來都是我等等。

太祖十分喜愛這尊觀音像,死後下令陪葬皇陵。而觀音像也的確在太祖薨逝之後,被放入棺槨裡陪了葬。

與太祖合葬,是太祖一眾妻妾都沒得到的待遇。

不知過去了多少年,埋葬太祖的山陵發生了地震加泥石流,觀音像落入了暗河之中,並隨著水流再次現世,被一個捕魚的漁夫從河裡網了出來,賣入古玩行,又在三十年前落入了裴爺爺手中。

裴爺爺懷疑觀音像就是前朝宮中那尊天下聞名的觀音像,深怕懷璧其罪,不敢洩露下落,偷偷藏了起來,並立下規矩,非家主不可知。

畫面消失,有關觀音像的來龍去脈,生平經歷,經手人等,盡數浮現在識海之中。

寶符評級:宋寶慶青白釉觀音像,兇類上品,存世一七七年。

“兇,兇類上品?!”

裴瑾瑜差點失手將瓷像摔碎。

“老彭真鑑存世近四百年還只是兇類中品,這個觀音像存世沒兩百年竟然是兇類上品?”

“究竟上中下三品是根據什麼評級的呢?”

裴瑾瑜不解,眼神警惕的盯著眼前高不足兩尺五的觀音像。

從表面看,完全看不出觀音像兇在何處。

不得已,她再次凝聚神識,用神識去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