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時代的變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很期待有一天,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不是地面走的汽車,而是安裝著反重力的可以飛行的飛車,那時候的交通不是現在的平面、半立體的,而是真正的立體交通。人們不用因為在一個地方就只能住在那個地方,而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住在自己想住的地方,哪怕是在老家,開著飛車也能很快抵達工作所在地。
他很期待有一天,人們不用在親力親為地煮飯燒菜、打掃衛生,而是有著家庭機器人,包辦這些體力活,甚至家庭機器人還具備保鏢性質、家庭醫生角色,這樣才能說得上是進入幸福的社會時代,真正的實現按需分配,想要什麼就能獲得什麼。
他期待有一天,人類能在他有生之年,足跡遍佈整個太陽系,開採天體或者行星上面的資源,使得地球人類免於能源、資源的危機。
一家人一起去看了場電影,電影是《長津湖2》,國慶期間的《長津湖1》創下了新的票房紀錄,而這《長津湖2》一上映就是萬眾矚目,秦元清是在基地看的《長津湖1》,感受著70年前英勇的人民子弟兵那種大無畏精神,敢於犧牲、勇於犧牲,保家衛國的可歌可泣精神。而這一次,陪著妻兒一起看,是希望兩個小傢伙能夠始終記得,落後就要捱打這個道理,華夏有今天,是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締造的,沒有和平的年代,只是你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有人為你負重而行!
久別勝新婚!
秦元清第一次體會到這句話的精髓,彷彿化作床上的戰神,找到了許久未有的那種血脈噴張的感覺,如同2009年那個夏天一般。
許久之後,秦元清抱著累癱了的妻子沉沉睡去,整個人的身心從所未有的放鬆。
在京城呆了兩天,秦元清離開了京城,前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是華夏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發源地,在之前一直在華夏可控核聚變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這裡不但坐落著國內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大型託卡馬克裝置HL2A,更是在推動華夏加入ITER工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整個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目前有職工1700餘人,科技人員1100餘人,研究員72人,副研究員及高階工程師155人,中級研究人員434人,共有18個研究室,該研究院還具有碩士點和博士點,總共培養出了300多名碩士、100餘名博士研究生!
“秦院士,歡迎來到我院!”段院長親自帶著研究院主要領導層和專家到大門口迎接著秦元清的到來。
“段院長,直接到會議室吧,無關人員就不用去會議室!”秦元清開門見山說道。
這一次他親自到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是來解決問題的,作為華夏最早從事核聚變能源開發的專業研究院,這一次‘金烏工程’專案,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也承擔著多項技術的研發。
比如磁約束核聚變高能離子損失測量系統研製,比如聚變診斷資料分析軟體的開發和應用,以及核聚變實驗堆高強度特種大型螺栓研製等等!
偌大的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卻是沒有一位院士坐鎮。而且因為比較一般的薪酬體系,使得其在人才競爭方面日愈沒有競爭力,此次‘金烏工程’專案,11項技術交予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進行攻關,科研經費多達8億元,是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這麼多年來收到的最大單筆科研經費。
可是這麼大半年下來,結果卻發現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這11項技術幾乎是原地踏步,並沒有取得太大的進步。
看著如今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這般模樣,秦元清就不由得想起華夏可控核聚變的元老之一的潘院士,假如潘院士還在的話,估計也會惱怒後人的不爭氣。
雖然這話並不中聽,但是事實就是這些年,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已經沒有誕生一項可以獲得國家級獎項,這就是事實!
不管這也是中西部研究所的一個普遍現象,隨著社會發展,中西部發展越來越懸殊,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東部普遍優於西部,這使得東部的科研機構、公司吸引人才的優勢大於中西部,而一些原本實力雄厚的中西部科研機構開始紛紛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哪怕現在成都發展的並不錯,但是據秦元清所知,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薪酬普遍在5000元左右,這樣的薪酬根本就很難吸引到名校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