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等離子體湍流現象數學模型(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半個小時後,一名穿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向這邊走了過來,向邱院士彙報了情況:“量子計算機執行狀況良好,我們隨時可以開始實驗。”
“那我們開始吧!”邱院士下達命令,然後就見計算機開始運轉。
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確實是恐怖,有著秦元清做好的數學模型,他們都不需要透過資料去建模,只需要將數學模型去執行,然後在虛擬世界中進行模擬,模擬著‘金烏裝置’內部,對上百億、上千億乃至上萬億個等離子體微流元進行計算。
也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巨大的等離子體,超級計算機都需要大半年來完成運算。而對於量子計算機,避開了0和1兩個單元,運算能力大大增加,運算速度也快得多。
盯著螢幕上不斷跳動的資料,邱院士表情非常嚴肅,他完全沒有想到,秦元清弄出的這個數學模型,如此的複雜,以至於量子計算機經過一小時的計算,竟然都沒能結束!
這還是華科大量子計算機誕生至今,遇到的最複雜的計算!
“真是搞不懂,秦元清做的研究到底是什麼,單單一個數學模型的模擬執行,就這麼複雜!”邱院士心中暗自嘀咕著。
很多人都知道,秦元清現在不是水木掌門人,但是地位影響力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因為秦元清是可控核聚變專案、反重力專案以及‘雙環太空站’專案三大超級大專案的總指揮。
但是至於具體的研究,除了秦元清外,誰也不知道具體情況。甚至有不少團隊,做著研究,卻不知道自己所做的研究是事關可控核聚變!
能夠知道的,都是一些領導層或者技術大負責人,而這些人要麼因為專業所限,要麼是行政崗位,所以對於技術具體情況也並不知曉。
再加上嚴密的保密制度的,使得雖然大家都知道華夏正在搞可控核聚變研究、反重力研究以及宣稱要在十年之後建立‘雙環太空站’的龐大計劃,但是很多人都是當作笑談。
畢竟可控核聚變,全國很多國家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了,甚至於德意志都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領先者,其建造的世界最大仿星器受控核聚變裝置“螺旋石7X”已經基本建造完成,進入執行準備階段,甚至已經完成第一輪實驗,可謂是萬眾矚目。
大家更相信德意志會率先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也不相信屬於追趕者的華夏能夠率先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
而一些情報機構,因為之前的事件,導致在華夏情報網路遭到致命打擊,哪怕是到了如今,都還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華夏特有的查水錶已經成了世界情報人員的噩夢,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人被查水錶。
至於網際網路,更是有各種404,導致情報人員想要透過網際網路收集情報資訊變得很難。
所以雖然可控核聚變專案被批准了大半年了,指揮部都成立了,甚至於誰都知道秦元清是可控核聚變專案的總指揮,但是華夏在可控核聚變專案的進度到了什麼地步,誰也不知道。
除非,是對秦元清下手!
可是秦元清都是在京城,安保措施又是出了名的嚴格,簡直就是刺蝟一般,讓人無從下手。
終於,經歷一天一夜的運算後,結束這一場模擬運算,邱院士也第一時間將結果和相關資料上傳到特定的伺服器!
秦元清看到量子計算機驗算結果,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果然一切正如他說預料的那般。
與此同時,遠在德意志的螺旋石7X實驗室的會議室內,正在進行一場很嚴肅的會議。
坐在這裡的有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甘瑟·海辛格這樣的世界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有國際原子能機構等ITER工程參與方的主要負責人,而對於ITER的成員之一的華夏,則是沒有出現代表。
“現在有證據表明,秦作為華夏可控核聚變專案的總指揮,將會對可控核聚變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必須敢在華夏之前,率先掌控可控核聚變,不然的話將有一系列可怕的後果!”一個白人老頭嚴肅地說道:“大家都應該知道,可控核聚變是人類的未來能源,誰掌握了可控核聚變,誰就掌握了未來能源!”
這位詹姆斯,就是美利堅的代表,對於華夏號稱要投入一千億人民幣研究可控核聚變,他們是心急如焚,又是不可思議,又是擔憂。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有這麼一句話,永遠的50年!可同時也有一句名言,當世界都需要可控核聚變的時候,它就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