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仿星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麼不說話,一說話就代表著權威!
想要反駁權威,就得經過一系列研究、掌握千真萬確的證據,才能反駁權威。
“在此的技術專家,基本上是從事核物理研究與應用的作家,你們所擔心的問題,實際上都並不存在,理論上的問題早已解決,隨著專案成立,你們會接觸到以前你們接觸不到知識,看到以前看不到的風景!”秦元清微笑道。
“當然,這並非說可控核聚變就沒有困難,實際上這裡面還有不少技術需要我們去研究,我在專案建議書上就已經列明,可控核聚變需要對上千項技術進行突破,也正是如此,研究方面給出了4年時間,預計2025年技術方面完全成熟,開始建設核聚變核電站!”秦元清強調可控核聚變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
“事實上,目前正在建設的十座核電站,總共存在二期工程,目前完成一期工程,正在全力以赴開展二期工程。而在設計之餘,就為核聚變反應堆預留了改造空間,也就是說到了2025年一旦可控核聚變技術方面完全成熟,就會對現在的核電站進行改造成可控核聚變核電站!”秦元清說道。
參加會議的專家,有的一臉淡然,彷彿早就知道了一般,有的是則是眼中露出震驚之色,顯然還是第一次瞭解到內幕。
畢竟這裡面的專家,有一部分是這些年才發展起來,具備瞭解這種事情的資格。
世界上就是這樣,你所瞭解到的東西,都是你的身份和影響力能夠讓你瞭解到的,還有很多東西是你所接觸不到的。
事實很殘酷,但是這就是世界的真相!
就如同網際網路世界,也許你自以為自己瞭解了一切,而實際上你所瞭解的只是你想了解的,它只是碎片化的,並非是真相!
“秦院士,關於專案建議書中,你列出的技術研究費用一千億元人民幣,核電站改造為核聚變核電站一座需要二百億人民幣,這技術研究費會不會太高了?這都超過我國在核研究的總費用了!”財政部門的一位領導提到費用問題。
對於掌握財政大權的部門而言,永遠關注的就是錢的問題!
別看如今國家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每年都有財政盈餘,可實際上財政支出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各方面的經費撥款年年都在增加,就像大家經常說的,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秦元清提出的三個專案建議書,反重力技術的研究經費最低,只需要20億元,可控核聚變總經費達三千億元人民幣。至於那個‘雙環太空站’,簡直是讓財政部門咬牙切齒,痛心疾首,一看到那超過三萬億的專案建設費用,就會覺得頭昏腦漲。
若是可以的話,財政部門都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否決,雙手抱胸說著‘沒錢’,可偏偏還不行!
“相關科研經費一千億元人民幣,我想並不高,假如不願意投入一千億人民幣的科研經費,那麼我個人願意承擔這部分費用,但是產生的相關技術專利得歸屬於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秦元清似笑非笑地看著這位領導,說道。
開什麼玩笑,ITER專案建造超過10年,總耗資近百億美元,而且這可不是現在的美元,而是1998年的時候的美元,換算現在絕對超過一千億人民幣,可結果呢,卻已經讓各大參與國快要失去耐心了,他們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才能看到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
如果能夠用一千億人民幣掌握整套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絕對有無數國家會揮舞著錢使勁的砸。
“大家也知道,去年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GDP增長率才5%,財政支出不少,我們壓力也很大!”財政部門的領導訕訕一笑道:“不過麼,可控核聚變一千億技術研究費用,我想這筆錢還是值得投入的!”
開什麼玩笑,可控核聚變技術,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那一年都是以十萬億人民幣計的,它可以使得華夏徹底擺脫能源危機,解決能源的瓶頸,是真正地可以讓華夏有底氣地喊出: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不說什麼,只要華夏掌握可控核聚變,那麼華夏的電費哪怕降低一半,都還有利可圖,而各行各業都可以增加利潤率,特別是低端製造業,也可以在華夏生存得很好。
要是真的讓秦元清自己出錢,那麼等到時候可控核聚變技術真的都誕生併成熟,那麼估計一年交給秦元清的技術授權費都不止一千億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