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網紅打卡地(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華夏還有一個重大的制約,那就是水資源!
哪怕水汙染得到治理,可利用的水資源大大增加,但是實際上華夏的人均水資源依舊是低得可憐。
水不但是生命之源,同樣也是發展之源!
工業用水,需求量同樣是非常驚人的,沒有足夠的水資源,工業就會受到發展的制約。
而海水淡化,是解決華夏水資源短缺的最好的途徑!
只是以往,海水淡化的成本太高了,高到華夏人都承受不起,也就只有中東的那幫土豪們用得起。
可現在,曙光已經出現,只要對‘淨化1號菌’進行改造,去適應海水環境,那麼海水淡化的成本,將會至少降低10倍,而且還可以在海水淡化的同時收集海水中蘊含的豐富礦物質,比如NaCl、MeiCl等。
景田沒有多問,她知道秦元清的研究,很多是涉及到保密的,保密的事是不能問的,知道得越多那麼就不是什麼好事情,這一點作為家屬她還是清楚的。
家裡的安保措施的嚴格程度,就可以顯示秦元清研究的重要性,未得到允許,連學校的副校長都沒法靠近家裡。
到了現在這個程度,他們追求的已經不是金錢,金錢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堆數字而已,而且那麼掌控著龐大的財富,實際上這些財富也不是他們的,他們只是為人民管理的而已。
這也是為何,每年他們都要進行大量的慈善捐贈,去幫助弱小,去改善教育的現狀,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和學生。
“按照美利堅的現在的情況,今年GDP出現負增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說不定今年華夏GDP將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景田感慨道:“真是難以想象,現在我們華夏就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
秦元清微笑不已。
2020年不是什麼好年份,但是又真的是會被記錄進歷史的一年,這一年華夏將會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此一來不管是按照實際購買力還是主流的GDP計算,華夏都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所以如今學者中,研究華夏的越來越多,他們對華夏好奇,對於華夏這四十年堪稱奇蹟般的發展感到震驚,他們想要研究華夏,想要搞明白華夏為何能夠只用了四十年,就完成了這一奇蹟。
秦元清對於海外其實並不樂觀,因為上一世已經用實際證明了,開卷考不是那麼好考的,考不及格的比比皆是,選擇躺平的說得大義凜然,什麼叫擅長甩鍋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不管海外情況如何,華夏依舊按照自己的步伐在走著,當初定下的扶貧攻堅的目標不動搖,建成空間站的目標不動搖,神州十二號飛船也即將飛向空間站,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入駐空間站,開展一系列的科研任務和太空講課。
就是各項重大科研任務,也都沒有停下,繼續地前行。
環渤海隧道工程,進入攻堅克難階段,完工時間依舊沒有延後,還是選擇2022年完工通車。
秦元清也按照原定的計劃,不斷地推進著華夏各方面基礎性的研究以及高精尖方面的科研,為可控核聚變做準備著。
甚至於,回到老家,晚上孩子睡著了時候,秦元清會去書房,寫著開展可控核聚變的建議書,雖然只是建議書,但是裡面涉及到的,可以說是最具技術性,涵蓋了全產業鏈,涉及到的單位數以千計,甚至還包括防衛部隊等等,所以一個建議書,長達上千頁。
在秦元清的計劃中,開展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最早是2023年,最遲2025年,然後用五年的時間,砸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攻克可控核聚變技術,最晚在2030年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應用,從而開啟華夏的新時代,也開啟世界的新時代,讓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在秦元清心中,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生產力一次大的飛躍式提升,更是人類走出地球進入太空的時代,開啟地球人類星際時代。
不解決可控核聚變,第四次工業革命就談不上完整,人類更別想著星際時代,因為能源會將人類死死地束縛在地球,讓人類只能透過空間站、探測器探索宇宙,而無法真正的進入宇宙。
而如同解決了可控核聚變,那完全不一樣,到時候南天門計劃就不是計劃了,而是真正的南天門,上面停的也不是現在的飛機,而是空天飛機,而且空天飛機、南天門都不是用化石燃料,而是可控核聚變作為能源,還有反重力技術,那真正的是一小時抵達全球各地。去月球也不是現在以天計算,而是以小時計算,幾個小時就可以從地球前往月球,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開發月球,利用月球的資源,不然的話以如今的航天技術,根本談不上開採月球資源,更何況是將月球資源運回地球,像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都已經算是很多了,可這點重量只能用於科研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