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一種種藥材被送到實驗室,搞得不少研究人員莫名其妙的,不明白秦元清怎麼會讓後勤部門購買藥材,莫非這位大佬對中醫感興趣,開始研究起中醫了?

而實驗室中,秦元清也是愁眉苦臉的,因為他發現,研究出藥方後,並非就解決了,因為藥材的藥力千差萬別,結果導致他按照藥方配置出來的藥丸,藥力也是千差萬別的。

而如何取捨,就成了擺在他面前需要選擇的難題了。

雖然投入的藥材差別是1克、2克差別,但是這個差別看似很小,實際上大得很,往往就導致製成的藥丸天差地別,有時候甚至成了毒藥。

是藥三分毒!

這在中醫理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以至於很多老中醫都說,中醫實際上也有‘以毒攻毒’的意思,藥物與病‘以毒攻毒’平衡掉,中和了!

“張教授,可有白血病病人在醫院?”秦元清想到,終究還是得實驗一下,所以撥打了張鈺琪教授的電話,張鈺琪教授是如今水木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水木大學玉泉醫院院長。

當然,張鈺琪教授並非白血病領域的,而是研究小兒神經外科、腦腫瘤、腦積水領域。

“校長,目前醫院並沒有白血病病人!這方面得聯絡協和醫院!”張教授說道。

協和醫院,是華夏協和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院,華夏醫學科學院的臨床醫學研究所,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醫院。從1921年成立至今,協和醫院已經有接近百年的歷史。

其堪稱華夏最出名、實力最強的醫院之一,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有國家重點學科20個,醫護人員5000人,病床數量1836床,年門診量超過200萬次。

當初,因為經過拆分後,水木沒有足夠實力辦醫學院,所以幾經磨難,終於與協和醫院達成合作,雙方合作辦學。水木的醫學系學生,先在水木讀完兩年相關專業知識,才會到協和醫院繼續學習。

雙方的關係,實際上是有些尷尬的,也就這些年水木不斷加大資金在醫學院,雙方在研究課題上合作越來越多,交流越來越多,這份尷尬才減輕許多,但是依舊沒有徹底消失。

這也是去年決定新建附屬醫院,醫學院沒有人反對反而全部贊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畢竟與協和醫院雙方是合作關係,而附屬醫院卻屬於水木管理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趙院長,你好,我是水木秦元清!”秦元清直接撥打了一下協和醫院院長的電話。

“秦校長,您好,不知道您給我打電話是?”對面的趙院長,有些疑惑。

畢竟秦元清並非醫生,而是一位科學家,現在卻給他打電話。不過對於秦元清,趙院長也是保持著很大的尊重,雖然出生於1954年的他現在已經65歲,年紀比秦元清大得多,屬於前輩級人物。但是秦元清的地位太特殊,達者為先,資歷在秦元清這裡不適用。

而且秦元清比他早一年當選華科院院士,在華科院秦元清也是屬於領導級人物,而他到了2016年才擔任華夏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副主席,雙方雖然領域不同,但是不管是學術地位還是級別上,趙院長還是差了秦元清一大截,連望其項背都做不到。

再者,如今協和醫院與水木是合作關係,若是現在水木想的話,甚至都可以吞併協和醫院,將協和醫院直接變成水木的附屬醫院。對於這一點,趙院長是絲毫不懷疑的,畢竟現在水木的影響力太大了,秦元清的影響力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