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大洋兩岸的實驗啟動(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名穿著防護服的工程師正站在半球形的裝置中,檢修著已經冷卻下來的裝置。
&nachine,這便是這臺裝置的名字,也就是俗稱的Z機。
它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X射線裝置,用來實驗及高溫狀態的物質反應,它最高實現溫度達到了37億度,即使是最堅固的鑽石,瞬間都會變成氣體。當然,用這個裝置也可以模擬聚變反應,也可以用來做聚變反應堆。
Z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造,總耗資8000萬元,一直以來是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驕傲,密佈在裝置內的電容器最大可以釋放1000個閃電的電能,只要按下開關,2000萬安培的電流就會在一瞬間湧向只有橡皮擦大小的圓筒,狂暴地將裝在裡面的氫原子壓縮到極限,並釋放恐怖的聚變能量。
一直以來,美利堅都想在Z機上實現可控核聚變。
因為華夏‘金烏工程’創下的歷史記錄,再加上歐洲的‘螺旋石7X’實現了15分鐘的持續穩定執行,一直走在前面的美利堅反而落後了。這讓美利堅如何甘心,哪怕財政極為緊張,但是還是咬牙騰出了一部分經費用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面,這讓美利堅的可控核聚變相關研究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至少可以及時的發工資,還可以有經費進行試驗。
其實也不怪美利堅會緊張,實在是可控核聚變太過重要了,一旦輸了這一場可控核聚變的競賽,那麼後果是極為嚴重的,嚴重到美利堅都難以承受,看看華夏的第一次試驗影片公佈,全球能源價格暴跌,美利堅曾經鼓吹的頁岩油開採技術,直接破產,無數頁岩油公司宣佈破產關閉,一片慘淡。
這讓已經成為石油出口國的美利堅,那叫一個痛苦,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各大能源巨頭,也加大了可控核聚變的投資。想要在新的能源時代,繼續當能源巨頭,而不是沒落!
當然,對於能源部下屬研究機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來說,他們主要還是拿著聯邦征服點撥款在做實驗。
有別於加利福尼亞州的NIF,Z機並非純粹意義上的慣性約束,而是利用燃料的慣性與強電流形成的磁籠,在微秒時間範圍內發生脈衝點火——這是一種磁與慣混用的約束方式。
這臺機器雖然沒有大名鼎鼎的NIF出名,但卻曾經創下過全世界最高溫度——35億度的世界紀錄。甚至就連設計這臺裝置的研究人員自己,都一度為這個超出預期的溫度感到驚訝以及困惑。
不過說實話,如果是用DT燃料的話,這個溫度純粹是多餘的。畢竟要使聚變反應發生的話,一億度便已經足矣。就算是理想中的以He3為燃料的二代核聚變,臨界溫度也才六億多,也根本用不上這麼高的溫度。
不得不說,可控聚變研究的難點從來都不是在加熱手段上,而是在如何維持高溫等離子體的約束上。
不過,相比起其它技術路線而言,Z機至少在電能輸出上取得過一定的成果。
“怎麼樣?”能源部的部長ErnestMoniz沉聲問道。
作為已經在任三年的部長,ErnestMoniz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美利堅在能源上再也稱不上盟主地位了,特別是頁岩油方面的石油商大量破產,工人大量失業,使得能源部遭遇到很大的不滿,很多人對他這個部長很不滿意。
而且那位倔強老頭已經多次在演講方面抨擊他,可以預見,一旦讓這個倔強老頭重新東山再起,等待他的將是一紙解聘書。
而且那位倔強老頭如今最新民調顯示,支援率高達68%,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東山再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
所以很多人就將希望寄託在可控核聚變上面,一旦美利堅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躍進入世界可控核聚變第一梯隊,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前景,依靠著這一份政績,說不定還能扭轉乾坤。
“部長閣下,現在問這個問題還太早了,材料的抗輻照能力能否解決,反應堆內的氚元素能夠自持,這些才是可控核聚變最根本的,現在我......”實驗室負責人一臉不高興地說道。
可是還不待他說完,已經被ErnestMoniz給粗魯打斷了,他說道:“我不想聽這些,我要的是結果!你們已經燒了10億美元的經費了,再不拿出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成果,納稅人不會允許你們再浪費他們的錢的!”
能源部為了能夠在可控核聚變上面實現突破,咬咬牙拿出了十億經費砸向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希望實驗彎道超車,從而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上面扭轉乾坤,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失業!
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也是夠爭氣的,僅僅一年時間就燒了10億美元,可謂是花錢小能手了,那燒錢的速度,連ErnestMoniz都會覺得自己的心臟病會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