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3艙啟動成功!”

“廣寒宮號成功完成對接!”

“廣寒宮號正式建造完成!我們成功了!”

在‘大鵬’空天飛機上旳現場負責人大聲宣告勝利的‘我們成功了!’,跨越數十萬公里距離,傳到地面指揮中心的同時,指揮中心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人們互相擁抱,擊掌相慶,慶賀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不知道多少人,已經是熱淚盈眶,歡呼喝彩著。

秦元清看著影片中,那艘‘廣寒宮號’空間站,正穩穩地漂浮在月球上空,與‘大鵬’空天飛機之間的距離漸漸拉長,搖了搖頭,說實在的建設‘廣寒宮號’空間站秦元清沒有參與,但是也沒有否決。

在他看來,華夏在月球軌道的衛星都已經有八顆了,更是在月球建設‘月球基地’,其實這‘廣寒宮號’空間站是沒什麼必要建的,再者說實在的‘廣寒宮號’空間站質量才四百噸左右,和當初的國際空間站差不多,也就採用的技術先進一些,只能允許8名航天員在裡面工作,這一點上就顯得有些雞肋了,聞之無味、棄之可惜。

沒有提反對意見,是因為在月球軌道建設空間站,是華夏航天人的一個執念, 當初美利堅nasa提出‘深空之門’,要在月球軌道建設空間站, 這個計劃可是震撼了華夏航天界, 當時華夏航天界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自己的‘天宮號’空間站還沒有建成,人家nasa就要在月球軌道建設空間站, 而且對於nasa要建立月球空間站的野心,華夏航天人只要不是糊塗的都清楚,這是要鎖死月球, 一旦‘深空之門’建成,那麼可不可以去月球,都是nasa說得算,就如同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你想去就得交錢, 不交錢就不讓你過。

只是沒有想到, 這麼多年過去, 那震撼人心的‘深空之門’被束之高閣, 與之相反的是, 自身的航天技術突飛猛進,不僅建成了‘天宮號’空間站,還完成了載人登月工程, ‘雙環太空站’進入施工階段,‘月球基地’也現實了勃勃雄心。

但是就是已經在太空領域取得全面的領先地位,華夏航天界對於建立月球軌道空間站那是一直充滿著執念, 幾次提起議題,前面都沒成功, 直到進入2030年才獲得透過。

真是可怕的執念!

結果在有‘大鵬’空天飛機的情況下, 僅僅半個月時間,就將一座四百噸級空間站建成,而這個空間站被取名為‘廣寒宮號’空間站。

這座‘廣寒宮號’空間站,可以允許8名航天員駐紮在裡面, 有3個實驗艙, 二個核心艙,設計使用年限達到20年,經過維修後最高使用年限30年。

秦元清笑了笑,就關閉了影片, 直接採用空天飛機,半個月建造一個四百噸級空間站, 放眼全世界,也就只有華夏有這個能力了,這就是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意義。

......

另一邊,晚上七點新聞,正式公佈了‘廣寒宮號’空間站成功建成的訊息,30分鐘新聞時間,直接給了‘廣寒宮號’空間站15分鐘報道時間,可見給予‘廣寒宮號’空間站足夠高的禮遇。

與此同時,相關的新聞、影片開始傳播開,在華夏建成‘廣寒宮號’空間站,而且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華夏在航天領域的壯舉再一次震驚了世界。

自從冷戰時代以來,火箭的發射技術日新月異,地外行星探測器活動半徑屢創新高,地球環繞軌道的衛星與太空垃圾數量也一直在以指數式的爆炸方式增長著。

然後,即便是如此,依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真正意義上將空間站修到月球軌道上,哪怕是數十噸級的空間站都不行,更別說是四百噸級的空間站了。因為這考驗的不僅僅是大推力火箭以及衛星發射技術,對衛星控制技術更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畢竟,月球的質量是不均勻的,而且月球的引力相較於行星太小。在月球軌道上執行的衛星,將更多地受到來自其他行星乃至恆星引力的影響。谷犀

在這兩者因素的作用下,執行在月球軌道上的航天器很難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軌道上執行,必須得根據引力環境的變化不斷主動變換軌道,才能夠長時間穩定執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