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時代的大幕(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唯為什麼他們放棄了亞太戰略,不是真正的為了世界和平,而是不得不退出, 有心無力了。
約翰遜見狀, 心中嘆了口氣。
經過兩輪削減經費,以及掀起一輪風暴,美軍軍費下降至5000億美元,比起巔峰時8500億美元,足足少了3500億美元,相當於削減了41.2%。
五角大樓,也是有心無力了!
若非如此,也不會這五年連一場像樣的戰爭都沒掀起。
結束了會議,約翰遜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閉上了眼睛,默默地思索著,思索著當前軍事領域的局勢,思索著全球局勢,思索著華夏的太空部隊,將會對當前局勢帶來什麼影響。
而另一邊,正值華夏元宵佳節,傳出了一個巨大的好訊息,CNSA與歐洲航天局達成了合作,雙方將展開友好合作,其中包括允許歐洲航天員到空間站,以及到月球科考站參與科研工作,從事空間探索。
訊息一傳出,立馬引起很大的反響,雖然雙方宣傳這是攜手共贏,是為了世界航天發展,是和平利用太空,但是大家都知道,歐洲航天局肯定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然的話CNSA憑什麼帶你飛帶你浪。
看看現在能夠搭乘CNSA的順風車的,毫無疑問都是友好國家,雙方有著很久的、經得起考驗的朋友。而且CNSA的空間站、月球科考站,可都是完全漢語的,這意味著想要參與CNSA的空間站、科考站,航天員都得學習漢語。
而漢語,可沒有那麼好學。
“歐洲航天局到底付出多大代價,才促成了此次合作談判?”《泰晤士報》這個百年老報,以此標題進行報道,充分發揮了攪屎棍的角色。
“太空部隊的巨大威懾力,初步顯現!”《紐約時報》則是將目光聚焦太空部隊,將次視為華夏太空部隊正式亮相所帶來的影響,同時在最後表示擔憂:“視乎我們的盟友,正離我們而去,他們正拋棄著我們一直共有的民主與自由。”
曾幾何時,歐美是被一起提起的,兩者深深捆綁在一起,立場雖然時有分歧,更是時不時打口水戰,但是在關鍵時刻,雙方的立場卻是一致的,可是後來發現歐美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到了現在,隨著歐洲聯軍不斷壯大,已經有很大的隔閡了。
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這句話總是不斷被提起,被當作是歐洲人需要完全掌握自己命令而吹響的號角。
而現在,歐洲航天局於CNSA達成合作,這就更讓人擔憂了,誰都知道歐洲肯定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只是協議並沒有放在明面上。
雖然歐洲航天局表示雙方是互利共贏,是求同存異,攜手共進,促進了人類航天發展。雖說CNSA表示CNSA一直秉持著開放、合作共贏的心態,歡迎所有友好國家。可是誰都知道,這不是雙方攜手共進的問題,是CNSA拉著歐洲航天局一起浪、一起飛的,歐洲航天局肯定是要付出巨大代價,不然的話怎麼符合‘友好國家’的標準。
秦元清看著歐洲航天局局長沃爾納垂頭喪氣的模樣,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這幫不斷掙扎、還想要展現自己的高傲的傢伙,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大勢,什麼叫形勢比人強,知道什麼叫胳膊扭不過大腿,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傲嬌都不堪一擊。
還想要少付出代價、就想白嫖,這不是想多了麼!
“新的時代,正在逐步拉開序幕,這個時代,是大航海時代之後的——航天時代!太空時代!星際時代!”秦元清彷彿可以看到,時代的大幕正在拉開,這個時代帶來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大航海時代所帶來的影響,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國家或者民族將不是主體,而是以地球作為一個主體。
當然,這個大時代,不是一蹴而就,而民族的融為一體、各個國家放下一切,這都需要時間,也許需要50年,也許需要100年,也許需要200年,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個時代終將到來,任何敢於時代大勢想抗衡的,終究會被碾壓為齏粉。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終將取得勝利。”秦元清低聲喃喃自語,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將是俄國航天局,只要再將俄國航天局納入合作範圍,那麼大局就已定了,哪怕NASA再想反抗、再想扭轉局勢,都已經是大勢已去,無法扭轉乾坤。
對於俄國航天局,秦元清是眼饞得緊,不是眼饞歐洲航天局的裝置儀器,而是眼饞著它的人才,那裡有一大群出色的人才,這些人才極其出色,可以有效地補充CNSA的不足,只要收編了這群人才,秦元清的很多想法就可以拿出來,也能更快地推動時代的到來。
只是俄國航天局不像歐洲航天局那樣,想要讓它同意合作,沒有那麼簡單、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