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月面大型粒子對撞機?(願世界和平)(第1/2頁)
章節報錯
諷刺!
巨大的諷刺!
一直以來,總是強調眾生平等,而這個平等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任何人都是光溜溜的來,會生老病死,然後光溜溜的走;一方面是,大家每天都只有24小時時間,富豪也好、平民也罷,都是一樣的,得了絕症都得死,在絕症面前錢再多都沒用。
可是現在事實卻告訴普通民眾,你們錯了,只要有錢,得了絕症也沒關係,可以冰凍自己,等到絕症被攻克了,再被喚醒得到治療就是。
這還得了,普通民眾都瘋了,明明平常可以嘲笑富豪,再有錢最後還不是一樣,可結果人家反而是在嘲笑他,愚蠢的傢伙,有錢人的世界你是不懂的。
普通民眾能夠支援這項技術,才怪!
華夏在這方面,那就有意思了,不主動出聲,保持低調。當被問到華夏是否也有在進行人體冷凍技術研究的時候,就會義正言辭地說早在20年前, 華夏就停止了這方面的研究, 不管是在高校還是科研機構,都沒有這方面的研究,預算經費也沒有關於這方面的支出。
同時也再次強調,任何新技術在危險未知的時候, 就進入臨床試驗都是不可取的, 都得再三研究、小心謹慎確保沒有生命隱患,才能進行臨床試驗。
可是呢, 雖然輿論紛起, 普通民眾甚至走上大街上,表示反對冷藏公司。但是輿論並沒有一邊倒, 事實早已證明, 水軍、磚家叫獸並非華夏特色,有的是人專門恰爛錢,冷藏公司的錢可是不斷流入媒體和平臺,結果愣是打得有聲有色。
此時秦元清則是在CNSA, 在NASA進行載人登火星, BFR火箭發射的時候, CNSA就進行全程跟蹤, 哪怕飛船進入遷移軌道, 向著火星飛去, 衛星和地面監測站也是始終保持著跟蹤, 透過之前飛船的運動繪製出了一條軌線, 以及根據現有的資料, 預判接下來的運動軌跡。
“秦院士,根據目前的監控資料, NASA飛船預計在225天抵達火星軌道。”一個技術人員說道。
張天勤看向秦元清:“秦院士,是否我們現在起飛空天飛機, 也進行載人登火星,趕在NASA之前登陸火星?”
張天勤微皺著眉頭, 自從NASA發射了BFR火箭後,這種聲音也起來了, 連他也受到影響, 甚至有人跟他暗示了,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張天勤也不得不進行思考。
“這事在之前大會已經確定了,不需要再討論這事。。”秦元清微微搖了搖頭:“這種事完全沒有意義, 225天抵達火星,縱使成功了, 也不過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且航天員能否返回都是大問題。”
“不是有內部訊息麼,這些航天員NASA根本沒打算讓他們回地球,而是要在火星麼,名義是殖民,實際上是放在火星不管,直管送人去火星,不管將人安全送回地球。”秦元清微皺著眉頭。
這種事也就只能發生在美利堅,NASA這麼做,根本不會有什麼指責,因為那些人事先都被告知了,而且還簽訂了協議。但是CNSA不行,要是CNSA這麼做,絕對會被國民噴死。
而且如今‘雙環太空站’專案正式啟動建設,第一個艙都已經發射到太空,正在調控軌道, 第二個艙也即將發射,到時候空天飛機將搭載著航天員直接前去,哪裡還有時間去火星。
兩架空天飛機,可是要起到帶刀侍衛的作用。
“穩住,別慌!”秦元清看了一下張天勤,彷彿明白張天勤受到了來自上面的壓力。
秦元清有時候也感慨,雖然說科學研究,一直強調自由和獨立,但是實際上總是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干擾。
就是張天勤,作為CNSA局長,也不例外。
秦元清不參與政治,但是並不意味著他不懂政治。
秦元清如同一定海神針一般,只要秦元清不動,那麼整個華夏航天領域就穩如泰山,巋然不動,任誰也沒辦法。
張天勤聽到秦元清的話,彷彿身上的壓力都減輕許多,也恢復了理智。他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輔助秦元清,而且作為‘雙環太空站’專案指揮部副總指揮,秦元清這個專案指揮部總指揮,還是他的直接上司。
秦元清離開CNSA總部大廈,前往長安大街,來到一處秘密會議室,他此次前來參加,是關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研討會,此次研討會規格是比較高的,專家有二十個,但是每一個都是粒子領域的大牛人,在國際粒子物理方面都是享有盛譽的。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雖然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但是這十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成果寥寥,一流成果都沒有出現,雖然每年還誕生了不少論文,但是實際上這些論文都是水來的,沒有一篇是讓人耳目一新的論文。
雖然,不斷傳出訊息,要籌措一百億歐元的經費升級大型粒子對撞機,但是這個訊息都10年了,依舊沒實質性動靜。
而實際上卻是,許多國際物理學家,不斷往華夏跑,希望華夏承擔起重要的責任,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
讓國際物理學家很無奈的是,他們其實更想在歐洲,可是現在歐洲沒錢了,龐大的失業大軍,各種問題,歐洲早已不是20年前的歐洲了,想要拿出一兩百億歐元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已經幾乎難上天,微乎其微。
而放眼整個世界,只有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獨佔鰲頭的華夏有這個能力,不管是提供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場地,還是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財力,華夏都具備。
大型粒子對撞機需要消耗大量的電,這對於在建設聚變核電站的華夏,更不是問題,看看華夏的亞洲電力集團,都已經向周邊國家供電,市值更是直接突破了天際,成為世界第一大公司。
但是會議室的那些粒子物理學家,看到走入會議室的秦元清,都是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暗道一聲不好。
“臥槽,這個大學閥怎麼也參加這次會議,那大型強子對撞機豈不是沒戲了!”這是他們第一時間心中浮現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