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這個時間段,帶著父母、爺爺奶奶一起出門,來到京城旅遊,去故宮博物館,去頤和園,去圓明園故址,去天壇,去看長城......

秦元清透過車窗,感受著這一時代的繁榮,盛世降臨,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那一點也不為過,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物質非常的充足,雖然還不能說,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是不管怎麼樣,華夏因此國力大增,實力大增,經濟、文化、政治、科技、國防等大大的提升。

而這一切都還沒有結束,華夏依舊處於上升階段,而且這個上升階段的速度還是相當快的,每年gdp增長率依舊保持著高速增長,而這個快速增長,依舊至少還能保持10年甚至是20年。

“月球生產基地,也可以提上日程了!”秦元清望著窗外車水馬龍,看著書上懸掛著紅旗和中國結,低聲喃喃自語。

這一次‘神龍’空天飛機最後一次試飛內容,不是其他的,正是第三次載人登月,這一次載人登月,不僅僅是建立華夏在月球的第三座科考站,同時將在月球製造3條1公里的初級跑道,為下一次載人登月做準備。

與以往載人登月不一樣,第三次載人登月將直接停留在月球表面,時間也將長達半年時間。

而隨著這一次載人登月的完成,也將預示著,華夏的航天員將在科考站進行長期駐紮,開展各項科研工作。同時也代表著,月球生產基地將正式提上日程,‘雙環太空站’一部分配件將直接在月球生產基地完成,利用月球的低重力,去製造高效能的材料。

回到家裡,秦元清進入了書房,拿出了筆記簿,拿起鋼筆在上面寫著,這上面是秦元清關於月球生產基地的佈置,其中包括採礦場、鋼鐵廠、鋁廠、稀土提煉廠、氦3提煉廠等等,總共36座工廠,星羅棋佈於三座科考站周邊。

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短時間內大規模移民月球是不現實的,所以就是大部分採用機器人、自動化生產,配以一部分少數的工程師,不然的話人太多,單單氧氣、水之類都是問題。

但是如果是採用機器人、自動化生產,那麼33座工廠,工程師也就二三百個就可以了,這無疑可以極大減輕物資從地球補給,降低生產升本。

在‘金烏裝置’小型化實現突破,月球又不缺氦3,這代表著‘金烏裝置’可以源源不斷髮電,供應生產基地所需。

秦元清沉吟了一下,這個月球生產基地,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而然一些防禦武器總是需要部署,以保衛月球生產基地的安全,這一方面鐳射炮、粒子炮這樣的防禦武器都是需要安置的,能量防護罩自然也需要。

“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這個月球生產基地將會演變為月球基地市,也不是不可能。”秦元清低聲自語地說道。

月球生產基地發展下去,成為月球基地市,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不管是今後真的在月球開闢良田、開闢種植園,還是發展旅遊業,月球生產基地都會逐漸發展為月球基地市。

而且也會是一個樞紐,前往宇宙星空的一個樞紐,從月球出發前往火星、前往金星、水星等行星,都會比地球出發要方便很多。

當然更重要的是,月球有足夠的資源,比如氧氣,實際上月球土壤含氧量為40%,足以從土壤中提煉氧氣供應航天員、工程師使用,也可以作為比如合成水。除此之外,月球的土壤中鋁含量14%、鐵含量4%,這些都是可以輕易開採的。還有月球天然玻璃,經物理處理後可製成高強度的結構用複合材料。

也正是如此,當初制定策略的時候,秦元清力主開發月球,進行載人登月。而不是像很多人所熱衷的開發火星,進行載人登陸火星。

當然,也有秦元清認為月球是另一制高點,只要佔據月球這個制高點,充分的利用起來,那麼誰想從地球去火星,都得經過cnsa同意,不然的話完全可以很輕易攔截起來。

用一個形象的話來比喻,從地球前進火星等行星是高速公路,那麼月球就是收費站,只要佔據這裡,那麼想讓那輛車過就讓哪輛車過,還得叫高速費用。不想讓哪輛車過,那就不讓哪輛車過,你想強闖都沒辦法強闖。

因為你強闖,你就會被扣分,直接吊銷駕駛證,想要再取得駕駛證,那得透過重新考核拿證才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