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洲航天局亂成一團不一樣,俄航天局顯得就有隻需多了,畢竟俄航天局始終是世界航天領域的一大勢力,擁有著極強大的底蘊和技術,俄航天局有著一批非常優秀的航天工程師。

“華夏cnsa已經在昨日舉行新聞釋出會,公佈他們要在2027年12月30日進行第二次載人登月,這個訊息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俄航天局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沉聲說道:“弗拉基米爾先生要我下午去他辦公室,跟他彙報載人登月情況,現在大家都說說準備的工作怎麼樣了。”

“我們研發的超重型火箭‘安加拉’已經建造完成三枚,月底將向月球發射一顆通訊衛星和中繼衛星、探測器,將是由它進行運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首先說道。

‘安加拉’超重型火箭,是俄航天局基於曾經的火箭技術研製的最新型的超重型火箭,專門用於月球、火星在內的深空飛行探索,它的運載能力達200噸。

因為俄航天局經費不夠,所以這款‘安加拉’超重型火箭,是和三哥一起合作的,三哥出資200億美元,一旦‘安加拉’超重型火箭成功,那麼三哥可獲得‘安加拉’超重型運載火箭技術。

“按照計劃,我們將在3月份進行一次載人飛船發射,送三位航天員到太空.....”緊接著又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說道。

俄航天局有著先進的航天技術,早在半個世紀前,他們就將航天員送入到太空,創下了一項項航天曆史記錄。

“‘暴風雪’號太空梭,已經重新建造了一艘,採用最新的技術......”太空梭領域的一位負責人說道。

說起太空梭,人們總是想起美利堅的太空梭。實際上,俄國的太空梭並不弱,相當的先進,而‘暴風雪’號太空梭,正是其中的代表,其起飛重量105噸,返回後著陸重量為82噸,能把30噸貨物送上近地軌道,將20噸貨物運回地面,它還可以乘坐10名航天員進入太空。

當初國際空間站,航天員的往返太空就是乘坐‘暴風雪’號太空梭。

由此可見,‘暴風雪’號太空梭是多麼先進。

“讓三哥加大經費投入,可以給他們一個名額,一起明年去太空。”德米特里沉聲說道。

俄國航天局經費有限,但是並不妨礙俄國航天局與其他航天局展開友好的合作。

秉承著雙方有著歷史友好的合作關係,俄國航天局成功地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達成合作,從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獲得了400億美元的加盟費。

俄國航天局能夠在各項航天計劃中順利展開,離不開這大筆的航天經費,甚至於他們的商業衛星發射,全部都交給了俄國航天局,讓俄國航天局有著大筆收入。

但是,還不夠!

而為了獲得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更多的經費投入,俄國航天局甚至可以在明年的載人航天,讓一個印度航天員加入,從而實現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歷史性的突破。

當初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雖然信誓旦旦地要進行載人登月工程,但是自家知曉自家事,靠著那點家底想要實現載人登月,完全是痴人說夢話,甚至他們將航天員送入太空都做不到。

所以,在俄國航天局找上門尋求合作,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是一拍即合,答應得非常爽快,給錢也給的很爽快。

甚至他們派航天員到俄國航天局接受系統訓練,繳納高昂的培訓費用,他們也一點都不心疼。

反正被宰那麼多次,他們也習慣了!

只要能夠達成目標,就可以了!

“甚至於告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只要他們再給500億美元,那麼2030年我們載人登月,航天員中可以有他們的一名航天員。”德米特里為了獲得更多的航天經費,也是不惜血本。

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德米特里基本瞭解了情況,心中有了底氣。

而在華夏文昌發射中心,已經開始有媒體來到了文昌發射中心的外圍了,畢竟隨著cnsa公佈第二次載人登月工程,這意味著接下來世界上最熱門的新聞就是cnsa第二次載人登月,只要在這裡,就不缺少新聞素材,就不缺少新聞!

隨著進入12月份,記者們開始看到了,那龐大無比的長征十五號運載火箭,開始出現在火箭發射架上,甚至於‘嫦娥2號’飛船也開始出現在視線之中,雖然遠遠地看不清,但是毫無疑問卻代表著新聞熱度。

而關於‘嫦娥2號’飛船的熱度也不斷地升溫著,很快就成為全社會、全世界的日常話題,越來越多的關於第二次載人登月的資料被公佈著。

比如‘嫦娥2號’飛船的航天員們,身影出現在了文昌發射中心,甚至有航天員們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比如,載人登月專題報道,成了很多媒體的每天固定時間的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可見人們對於探索星空的本能期盼。

在這樣全民參與討論下,時間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2027年12月30日,這個2027年最後一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