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載入史冊的報告(第三更完畢)(第1/2頁)
章節報錯
主報告廳,和其他報告廳,掌聲轟鳴,將掌聲送給了報告臺上的那個男人。
秦元清對著臺下的學者們,鞠躬表示感謝,就退出了舞臺。
本來按照計劃,秦元清的1小時報告從2點開始,再加上交流環節,4點結束,正式進入本屆世界數學家大會的閉幕式,閉幕式共計2個小時,6點結束,然後進行晚宴。
可是秦元清的1小時報告,足足進行了80分鐘時間,原計劃的交流環節,也不止1小時,進行了90分鐘,實在是各個數學大佬太熱情了,不斷地伸手提出自己的問題,使得交流環節不斷延長時間。
前後加起來總共180分鐘,比原計劃多了1小時時間,整個報告結束都已經是下午五點了!
但是沒有哪個學者會責怪時間太長,而是覺得時間太短了,要是能再多一倍時間,那就真正就好了。
絕大部分學者聽不懂秦元清的報告,就是連交流環節的問題提問與解答也不懂,但是卻不妨礙他們看熱鬧,他們看著一位位世界級數學家,提出自己的問題,而臺上的秦元清從容不迫地解答,彷彿就沒有任何一個問題能夠難倒那個男人。
你無法想象,高爾斯、符拉基米爾·弗沃特斯基、安德烈·奧昆科夫、格里戈裡·佩雷爾曼、陶喆軒、溫德林·沃納、舒爾茨等菲獎大佬們輪流舉手提不解之處,甚至是這近百年時間裡,第一次有一場報告會有這麼多的菲獎大佬爭搶問題,而且提的問題還都不止一個。
你無法想象,一個個名滿世界的數學教授,甚至因為沒能搶到提問機會,而懊惱地扇自己一巴掌。。
你更無法想象,一個學術報告,明明已經出論文了,可是所作的ppt卻比論文的頁數還要多。
所有的學者都感受到了,秦元清對於學術的那份真誠, 對於數學那份毫無保留的愛, 以及對於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學家們那份真摯, 可謂是真正地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至於他們沒有聽懂,那只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秦元清的問題。
“好牛逼的樣子, 每一個學者都站起來鼓掌,掌聲足足持續了五分鐘, 難道他們都聽懂了?為何我聽得都快睡著, 難道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羨慕)(疑惑)”
“發生了什麼?為何我感覺明明是看直播, 卻比吃安眠藥還管用,一覺睡到自然醒, 只剩下掌聲!”
“現在是不是可以宣佈了,秦院士是真的完成對霍奇猜想的證明!”
“現在有沒有學霸出來解釋一下,秦元清是否算是完成對霍奇猜想的證明, 到底證明了霍奇猜想, 有什麼真正的意義?(疑惑)”
“看到全場掌聲雷動, 我竟然雙眼含淚, 雖然我聽不懂,但是我就是覺得牛逼!”
“你們沒看到麼, 沒聽解說員的解說麼,提問環節的學者,一般教授都沒有提問的機會, 全部是菲爾茲獎獲得者或者名滿世界的數學家,看看還有數學家因為得不到提問機會而扇自己嘴巴的麼?”
“牛逼!必須牛逼!”
“這場1小時報告應該會載入史冊吧?我們算不算見證歷史?”
“......”
秦元清不知道這一場報告會引起的轟動, 此時他從舞臺退入休息室,伸手接過保鏢遞過來的溼毛巾, 說了聲謝謝,就擦拭了一下臉和手, 3個小時下來,縱是秦元清體魄驚人,可是因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高度運轉,需要第一時間聽明白提問者所要表達的並在最短時間回答,對於現在的秦元清而言也是一大挑戰。
“也不知道有幾個人能夠真的明白!”秦元清暗自嘀咕著,就是他也不明白, 真正有幾個學者能真正搞明白他的論文。
不過他有預感,至少佩雷爾曼和陶喆軒,應該是能夠明白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對外公佈資訊和進行相關的解釋。
至於其他學者, 秦元清並沒有把握。
而就在世界數學家大會開始要準備進入閉幕式的時候,遠在太平洋彼岸,一間會議室之中,剛剛睡了一覺的金髮老頭,伸了一下懶腰,結果看到會議室其他人都在睡覺,金髮老頭氣得差點要吐血。
尼瑪!
自己一個外行人,又是80歲了精力不足,睡覺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