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著月點偏離(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五百八十一章著月點偏離
整個春節期間,最熱鬧的不是春晚,不是華夏元宵佳節,而是美利堅‘重返月球計劃’中關鍵一環,被nasa稱之為‘尋路者’探測器,根據nasa不斷紕漏細節,此次‘尋路者’探測器的任務有三。
一是‘尋路者’探測器,如其名顯示,是為了尋路,尋找nasa從地球重返月球之路,並印證一系列技術。
二是‘尋路者探測器’,最重要的是為了2026年底nasa重返月球做準備,可以視為nasa載人登月的前奏,只要此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意味著美利堅同樣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往月球,並將航天員安全地從月球帶回地球表面。
三則是‘尋路者’探測器將在月球表面進行任務探測,進一步地積累nasa關於月球的研究。
雖然此次不是載人登月,但是依舊是舉世矚目,在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地宣傳下,舉世皆知,好像這不是發射月球探測器,而是進行載人登月,而且還取得圓滿成功一樣。
在‘尋路者’探測器成功發射,12分鐘後成功進入地球軌道,繞地飛行一圈半之後,探測器進入地月軌道,經過三天多時間的飛行,探測器飛過地月拉格朗日點,距離月球只剩下28000公里。
接著,‘尋路者’探測器飛過月球表面,經過11個小時的飛行之後,探測器開始分離,一顆通訊衛星繞月球軌道進行同步繞月運動,這顆通訊衛星將會源源不斷地將探測器的情況發射回地球,nasa地面指揮中心也可以透過繞地、繞月兩顆通訊衛星,去控制探測器。
這顆通訊衛星,也將在nasa載人登月之時,發揮著重大作用。。
終於,從發射之時開始算起,經過102小時45分鐘,探測器終於成功在月球正面正式登陸成功。
只是雖然nasa宣傳這是一場巨大的勝利的時候,讓世界有些怪異的是,整個世界收看‘尋路者’探測器的報道的,並非是nasa, 而是華夏, , ‘尋路者’探測器從發射到成功登陸月球表面,整個過程都被華夏的相關衛星捕抓,影片和照片的清晰度, 可是超過nasa所公佈的許多,而且速度還更快。
新聞, 就有一個時效性的特點, 誰能夠越早報道, 新聞的價值就越大,所引起的轟動性自然也就越大。
結果很多直播、專題報道, 人們紛紛是收看著華夏相關媒體的報道,而不是美利堅的那些電視臺。
“從地球軌道到月球軌道的地月遷移軌道,我們可以看出, nasa足足用了三天多時間, 而華夏的時間遠遠少於這個時間, 從這一點來看, 華夏航天局選擇的地月遷移軌道是優於nasa的。”
“我們看到了,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的時候, ‘尋路者’探測器出現明顯的顛簸,看看探測器都翻了,而華夏從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始, 探測器著陸是非常穩的。”
“完蛋了,‘尋路者’探測器張開太陽能充電帆出錯了, 要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尋路者’探測器的發射價值起碼要打三折!”
“......”
華夏各大媒體紛紛進行專題報道, 甚至一些關鍵節點更是進行了直播,將‘尋路者’探測器與華夏之前的探月探測器以及載人登月時的‘嫦娥號’飛船進行了全面對比。
從地月遷移的時間, 探測器著陸的狀態等等進行對比,甚至連地月通訊都進行了詳細對比。
而每次對比,都是給自信心爆棚的北美人民帶來9999點暴擊,特別是他們發現,自家的‘尋路者’探測器再怎麼誇,時間比華夏要多了多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自家的探測器訊號回地球, 卡頓現象非常的嚴重。
但是,‘尋路者’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並且開始執行探測任務,這絕對是一次成功,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全球不會超出一巴掌之數。
自從幾年前‘重返月球計劃’失敗,‘土星五號’化作一團火團,如同無比燦爛的煙花,而‘嫦娥號’飛船成功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哪怕嘴再硬的人,也不得不承認,cnsa在航天領域暫時是領先於nasa的。
秦元清也不斷地注意著nasa的‘尋路者’探測器,他輕易就調集到華夏的通訊衛星、探測器一路對‘尋路者’探測器的檢測資料,秦元清發現nasa關於地月遷移這事上是非常保守的,基本上沿著以往他們向月球發射探測器以及傳說中的阿波羅記錄的地月軌道進行遷移,根本沒有進行最佳化選擇新的路線。
此次nasa的飽受,不僅僅體現於地月軌道的遷移上,還體現在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上面,探測器足足繞著月球做了七圈運動之後,然後開始進行登陸月球表面。
不過秦元清還是敏銳的發現,nasa的那些技術專家們,確實是青黃不接了,這個著月點飄得有些遠了,估計比nasa一開始計算的登月點距離超過了十公里!
著月點,這是非常考驗航天技術人員的能力的,也非常考驗工程師的操作控制能力的。
華夏的‘嫦娥號’系列探測器和‘嫦娥號’飛船能夠實現完美的著陸,就是因為秦元清的計算非常的精確,這種計算成果的精確甚至是到了小數點後十位。而工程師們在地球控制都按照流程,保持著非常高的操作,這種操作甚至考慮到了地月資訊傳遞的延遲時間。
別以為著月點偏移十公里不算什麼,可是要知道,nasa的這個‘尋路者’探測器的一個使命,可是有小型生命艙,為後面的載人登月進行準備,有小型生命艙,後面的載人登月,航天員才能多在月球表面一會兒,不然的話,航天員依靠著氧氣、防射服,始終是無法在月球表面多長時間。
比如阿波羅17號,航天員分成三次登月,也就是坐著登月艙登月之後,在氧氣和其他生活物資耗盡之前再返回月球軌道進行補給,前前後後三次,總的月球停留時間就74小時59分鐘40秒,至於月錶行走時間更是隻有22小時3分鐘57秒。
這些記錄,都是遠遠不如‘嫦娥號’飛船。
根據秦元清的估計,哪怕美利堅載人登月成功了,那麼估計十有八九是用不上現在送去月球的生命系統了。
“看來,哪怕今年美利堅真的進行‘載人登月’,估計頂多又是一次傳說中的阿波羅號,估計是無法做出什麼新的突破了。”秦元清心中預估著。
從此次的‘尋路者’探測器,再結合bfr火箭,秦元清已經差不多能夠計算出接下來美利堅的載人登月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