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半個世紀來雖然不能說nasa在外空間領域的研究毫無進展,但發展的腳步無疑是慢了許多。可是要知道,nasa每年的經費連續數十年都超過其他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投入總和。在以前,反正隨意就有一個理由,隨意就有一個藉口。可是現在,華夏已經實現了載人登月,而nasa在之前的載人登月活動中邀請了全世界看了一場史上最燦爛、最昂貴的煙花,現在nasa雖然在幾日前宣佈再次啟動載人登月、載人登火星計劃,但是卻已經沒有以前的信服力了。

再看看,從2000年至今,25年時間,華夏在航天領域的投入加起來不到100億美元,而nasa一年的經費200億美元,25年時間nasa總經費超過了5000億美元。結果現在華夏有著太空站唯一的一座空間站,華夏有著世界最先進的全球導航系統,華夏有著太空中最多的衛星,甚至現在都成功實現載人登月。

這個載人登月,還是全程直播!

所有觀看直播,觀看這件事情的美利堅人,心中都不禁憋了滿肚子的疑問,乃至於憤怒!

他們的nasa到底怎麼了?到底在幹些什麼?

5000億美元,就是頭豬都已經成神了!

難道nasa也跟大兵一樣,一個保溫杯上千美元?一個馬桶蓋上萬美元?

再加上,‘太陽神’計劃被奪走了一半經費,相關利益方可是憋著一肚子火,這個時候怎麼可能不落井下石,助攻一把呢!

《當華夏航天員站在月球上的時候,我們的人在幹些什麼?》《紐約時報》毫不客氣地貼出兩組照片,一組照片是華夏航天員正在‘月球style’,一組照片是幾年前土星五號剛剛點火升空卻變成一團巨大火花!

無比鮮明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無獨有偶,就在《紐約時報》吹起了對nasa的號角的時候,《洛杉磯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也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nasa的不作為進行了發難,畢竟nasa每年的經費都相當於其他國家航天投入的總和,結果這麼多投入,卻沒什麼產出,這怎麼說也說不過去!

nasa被搞得焦頭爛額,欲哭無淚,他們只想說,此乃非戰之罪!

事實上,如果中肯的評價,nasa這些年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果並不小,其探索的邊界甚至已經到了冥王星,而兩架旅行者探測器更是已經踏足了太陽系之外的領域。

只是這一切的成果,卻都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人們只記得幾年前土星五號化作一團大火團,以及現在華夏載人登月成功了!

看著焦頭爛額的nasa,歐空局不由有些慶幸,幸好有nasa在前面當擋箭牌,不然的話他們可是會被歐洲人民拿出來鞭屍的,畢竟歐洲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甚至更加聖母利亞!

不過歐空局也開始安排人出來叫慘,比如說歐空局一年的經費就只有20億歐元,差不多相當於nasa的十分之一,起步也比較晚,曾經要建成伽利略導航系統,結果因為什麼原因導致伽利略導航系統沒能完成組建,現在只能服務歐洲,而載人登月需要導航系統。反正就是拿nasa在前面,nasa這麼牛逼了,經費這麼多了,他們都沒法實現載人登月,我們歐空局自然也沒那麼快,我們需要更多的經費,需要更多的時間,請大家寬容一些。

俄羅斯航天局,此時也對於華夏載人登月的壯舉,投以羨慕的眼神。

作為曾經航天領域的領頭羊,雖然後來在載人登月上面失敗了,失了先手,以至於後來是俄羅斯航天局,但是就算那段灰暗的歷史,靠著雄厚的底蘊和吃老本,俄羅斯航天局依舊也是航天界的老二。而早在2017年的時候,俄羅斯航天局就釋出了載人登月四步走戰略,聲稱要在2031年實現載人登月,執行為期14天的科研任務,並且於2034年在月球建成科研基地。

可是受限於經濟發展,每年極其有限的航天經費,實在是讓這個計劃推行的有些緩慢。

而鄰居,卻已經在航天領域實現突飛猛進的進步,其在航天領域的經費投入也是每年劇增,再加上那龐大到有些嚇人的‘雙環太空站’,更是讓俄羅斯的航天人只能羨慕嫉妒著。

對於曾經的小老弟,他們是很複雜的,一來他們在小老弟身上看到那條道路並非是死路一條,而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只是他們走歪了,自己喪失了信心而已。二來,小老弟各方面全方位超過自己,以前還會進口戰機、導彈之類的武器,現在已經全部變成是天然氣、石油、礦石、木材之類的,甚至很多都是照顧性訂單。現在連他們引以為豪的航天技術,好像也被超過了。

誰能想到,作為第一個將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的傳奇國度,曾經創下20個航天史上第一,結果現在依舊還在吃老本,取得的進步寥寥無幾,建造空間站、載人登月都是計劃之中,但是卻顯得有些遙不可及,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不行,而是沒有錢,沒有充足的經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