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事,交給我來解決!”秦元清平靜地說道。

他既然能夠設計出‘金烏裝置’這樣的龐大物件,自然也可以根據航天器所需的動力,設計小型的‘金烏裝置’,其中的原理是一樣的。

要說全世界最懂可控核聚變的,非秦元清莫屬!

在學術界,實際上關於電推進,是有兩種主流觀點的,一種是利用太陽能,一種是核動力。

太陽能作為動力來源這種主流觀點,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在太空中,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太陽能,太陽能發電的效率可是遠超地球,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人提出一種設想,那就是在太空中太陽能發電,然後將電輸送到地球。

所以只需要使用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可以提供很大的能源。

當然這種動力來源也不是沒有缺點,一來電池板的效率不夠高,如果想往外圍的深空繼續進發,或者運送更大的載重,就必須獲得更大的電能,至少應該達到以兆瓦計算的規模。二來則是那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實際上也是增大航天器的危險性,因為在太空中,並非真的絕對安全,實際上太空中有著很多的隕石,這些高速飛行的隕石,是非常危險的。

也因此,秦元清從一開始,就將目標放在了核動力方面,而核動力自然不是核裂變動力方面,而是可控核聚變方面,因為不管是安全上,還是能量轉化方面,亦或者燃料的來源、經濟性,可控核聚變都遠超核裂變堆!

其他人聽到秦元清這麼說,一個個都覺得信心滿滿,很顯然他們不認為可控核聚變小型化可以難倒秦元清,畢竟秦元清可是‘金烏工程’專案總指揮,是帶領著科研人員真正攻克的可控核聚變。再者秦元清可謂是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所有者、創始人,他在這裡留下無數的傳說,已經是屬於神一般的男人。

大家對於他,只有信任,而沒有懷疑!

秦元清和其他人進行商討,慢慢地三款等離子體引擎就逐漸成型,按照秦元清的設想,未來的航天器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貨運航天器,一種是大型載人航天器,一種是小型載人戰鬥航天器也就是太空戰機這種!

因為這三種航天器的大小、效能要求不一樣,等離子體引擎的大小、效能也會不一樣!所以,需要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大小也不一樣!

說實在的,太空時代,航天器的造價將遠超現在,每一艘航天器的造價都會非常高昂,因為應用了許多新材料,這些新材料剛剛研究出來,還沒有大規模量產,所以造價就會非常高昂。

比如現在生產的三臺等離子體引擎,每一臺的造價就高達一千萬元,這還是不算可控核聚變,一旦加入可控核聚變能源動力,那價格就會更加高昂。

秦元清騰出幾天時間,設計了小型化的‘金烏裝置’,保證‘金烏裝置’輸出的能量能夠滿足自身核聚變所需以及等離子體引擎所需,至於能量大小變化,則是需要靠引擎的一些控制。

等他設計完成小型化的‘金烏裝置’,接下來製造會有專門的製造廠進行製造,然後再安裝上等離子體引擎上面。

在這三臺等離子體引擎,都會按裝上航天器,進行各種實驗,爭取在2030年開始建造雙環太空站的時候,等離子體引擎技術能夠達到成熟,並且航天器要遠遠領先於現在的航天器。

製造方面,秦元清並沒有投入太大的關注,因為這有專門的製造廠,在這樣的高精尖技術,不管是製造工藝,還是製造的保密性,都是極高的,想要洩密難度是非常大的。

秦元清結束了‘等離子體引擎’的設計工作,則是出發前往航天員訓練中心,去探望那些正在刻苦訓練的航天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