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前哨站與儲存庫(第1/2頁)
章節報錯
絕大多數人,是難以想象,太空資源的豐富,以及太空資源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就是最關心社會大事的華夏人民,實際上對於太空的瞭解也是很有限,他們也不明白,太空資源是多麼豐富,對於華夏而言是意味著未來是星辰大海。
但是秦元清卻不一樣,作為一名代表著權威的學者,他對於太空資源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太空的軌道資源,只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太空資源,不管是各種各樣的衛星還是空間站,歸根到底都是太空的軌道資源。可實際上在華夏建立‘天宮號’空間站後,華夏已經在利用太空另一種資源——太空的微重力!
太空的微重力,是一種寶貴資源,利用這種資源可以進行地面上難以實施的科學實驗、新材料加工和藥物製取等。在微重力條件下,由於無浮力,液滴較之地面更容易懸浮,冶煉金屬時可以不使用容器,即採用懸浮冶煉,因而能使冶煉溫度不受容器耐溫能力的限制,進行極高熔點金屬的冶煉,避免容器壁的汙染和非均勻成核結晶,改變晶相組織,提高金屬的強度。微重力條件下,氣體和熔體的熱對流消失,不同比重物質的分層和沉積消失,對生產極純的化學物質、生物製劑、特效藥品,以及均勻的金屬基質複合材料、玻璃和陶瓷等也很有用。
可控核聚變、反重力、雙環太空站三大專案,不少材料都是在‘天宮號’中進行實驗製作,然後被航天員帶回華夏,而接下來對於這種太空的微重力資源的利用,將會越來越多。
現在華夏民營航天公司,正在力推的太空旅遊,甚至都已經賣出不少船票,實際上是屬於太空資源中的太空旅遊觀光資源。
實際上太空旅遊觀光,並非華夏民營航天企業所創造的,而是海外國家所搞出來的。美利堅、東瀛、歐洲等早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就籌劃建設太空飯店,讓人們可以到太空旅遊,進入太空觀賞宇宙美景,回頭觀望人類的搖籃—地球。甚至在月球上發現冰凍水以後,就有人設想在月球上建造度假賓館,到時還可欣賞月球景色。
雖然這樣的概念已經過去二十年,還是沒有哪家企業實現,但是人們對這樣的概念依舊有著很大的熱情,哪怕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秦元清眼中,太空就是一個大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不去開發這個資源,而是在全球可憐兮兮的買各種資源,簡直是在開玩笑。
說得不客氣點,只要有足夠的技術,華夏都不需要再買任何的鐵礦石,直接在月球開採鐵礦、在月球鍊鐵,甚至可以在月球打造各種工廠,製造成各種產品,然後再運送到地球,都可以。
畢竟現在一些工廠,已經是在採用機器人生產製造了,人需要氧氣才能活著,人無法24小時不休息工作,但是機器人卻可以24小時不知疲倦的工作著。
甚至於,日後還可以在月球基地上建設聚變核電站,一座聚變核電站足以供應著整個基地所需。
秦元清對於月球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是地球前進星際時代的跳板,只有征服了月球,才有可能真正揮軍殺向其他行星。
月球上的資源,對於地球而言太重要了,雖然他被踢出了太陽星行列,但是月球實際上並不小,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它的表面積足有3790平方公里,是華夏面積的將近3倍。
月球蘊含的資源對於人類來說價值驚人,月球上的玄武岩裡鈦鐵礦的體積佔25%,鈦大概有100萬億噸以上,人類完全能夠直接用這種石頭生產水、液氧燃料等資源。地球上稀缺的鈾、稀土等,在月球上也相當充足,特別是月球土壤中特有的氦3,是關係到第二代可控核聚變,其蘊藏的幾百萬噸的氦3足以讓人類使用幾百萬年。而月球上豐富的矽、鋁、鐵等金屬資源同樣是巨大的保障。
可以這麼說,月球不僅是人類踏足浩瀚宇宙的前哨站,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儲存倉庫。
此次載人登月工程研討會,參會的企業代表並不僅僅侷限於討論技術,討論工業鏈,三天的研討會,一個個企業代表提出了在月球建造廣寒宮酒店,給人類去月球旅遊提供方便。還有提出的是量子通訊,用於支援地月交流。比如也有企業家提出要在月球上建造智慧工廠,開採資源等等!
可以說,在秦元清給出明確的登月訊號,企業家對於載人登月工程有了更大的熱情,畢竟這代表著未來的風口,錯過這個風口,別看他們現在風光無限,說不定到時候就沒落了,沒有人再知道了。
如今的可控核聚變在招手著,但是聚變核電站,這注定與民營企業家無關,不管是建造還是執行,肯定是大型央企或者國企乾的事,因為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想民營企業放開。
民營企業頂多就是參與可控核聚變的工業鏈,製造某一個器件,雖然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但是還不足以稱得上吃肉,只能說是喝湯。
可是航天工程就不同了,民用領域隨著國家集中在‘雙環太空站’工程、‘載人登月’工程,民用領域註定會交給民營航天公司進行,這一塊可是同樣大有可為。更何況在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還可以在太空中建立飯店,開發太空旅遊。而隨著華夏進軍月球,那麼民營航天企業可以在月球上開賓館、開工廠等等,這都有無比廣闊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