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其他領域肯定比不上他在數論領域的研究。

不過數論領域接下來值得他研究的,也就只剩下黎曼猜想。只是黎曼猜想難度非常的大,恐怕以他現在的能力是解不開黎曼猜想的。

思緒了許久,秦元清還是覺得,自己現在還是先把兩個實驗室搞好,然後把物理、化學、生物的等級提升起來。

僅僅當個數學大佬,怎麼能滿足秦元清的野心呢。

飛機下降的晃動和耳鳴聲,讓秦元清睜開了眼睛,透過窗戶已經可以看到京城的輪廓了,夜晚的京城到處都是燈光,顯得異常的美麗。

秦元清欣賞著夜晚的京城,從高空往下看,有著一種獨特的美,這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與眾不同的美,這在阿三那裡看不到的。

如今京城的常住人口快達到2000萬,城市化達到了86.6%,農村人口已經只剩下13.4%。至於流動人口,京城的流動人口超過了7000萬!

7000萬人口,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幾乎都快趕得上德意志的人口了。

所以說,秦元清是頗為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事實就是華夏工業化!

而華夏實現了工業化,也是導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數,因為華夏的工業化等於其他工業化國家的人口總和。

不重視、不理解華夏工業化,就無法理解華夏,無法理解世界。

等到十年之後,黑天鵝爆發,其他發展中國家限制停頓,發達國家也進入嚴重衰退中,只有華夏實現了正增長,華夏產業鏈爆發了強大產能,供應著整個世界。

疫苗研製成功後,華夏短短几個月時間就接種了十幾億劑,還對外供應疫苗。

原本走下坡的外貿生意,一下子變得紅紅火火,工人都得三班倒還做不完訂單。口罩的產量,短短時間爆產能,一天都能生產數億口罩。口罩、呼吸機、護目鏡、防護服等等醫療用品,供應著全世界。

大喊著工廠轉移到南越、阿三等國家的跨國企業,虧到姥姥家,默默含淚地將產能重新放在大陸,沒辦法,全世界只有華夏有完整的產業鏈,還是唯一的安全地方。

商人,比任何人都要來得現實。

飛機降落在京城機場,秦元清拿著揹包下了飛機,這一次一個人,他就買了點藝術品,也不用託運,直接塞入揹包之中。

不然的話還得在機場等一段時間。

秦元清和其他學者剛剛出了機場通道,就看到一大群記者蜂擁而來,其他學者沒有一個記者採訪,一瞬間就將秦元清團團包圍住了,讓秦元清進退不得,不得不接受採訪。

“秦院士,這次獲得菲獎,您有什麼感想?”

“秦院士,作為獲得菲獎的首位華夏人,您覺得目前教育制度有沒有問題?”

。。。。。。

記者七嘴八舌的,秦元清都覺得頭疼,連忙止住記者的提問:“大家注意秩序,一個個來,不然這麼亂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隨後秦元清先指了一個CTV記者,讓她先採訪,問題中規中矩,秦元清很輕鬆地回答了。

隨後一個記者提問的問題就有些尖銳,是涉及到教育制度上,秦元清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國家在教育制度的設計上總體是好的,保證了一條從底層往上層的上升通道,讓農民的孩子也可以接受教育,透過教育有了上升的渠道,可以讀大學,讀研究生!”

“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過分強調成績、分數,這給了校外培訓機構一個空子,使得他們大搞託管、強化訓練,挖國家的牆腳,要知道國家一直以來在教育的投入是很大的,每一名教師國家都是花了很大代價才培養起來的,結果培訓機構卻在收割國家長期投入的成果,這是值得警惕的。”秦元清可是直到十年後,國家重拳出擊,整治教育方面。

教育資本化,資本正在蠶食國家利益,哪個老師不是國家投入的資源培養起來,結果卻被教育機構給挖走了,導致學校人才流失。更重要的是,學校培養的是孩子的思維,可是機構卻強化刷題能力,使得學生進入大學,與大學格格不入,在大學期間開始掉鏈子。

當然,這裡面還涉及到公平問題,國家為何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在公共教育資源上面,就是為了公平,減輕百姓的家庭負擔。可結果,教育的開銷卻成了家庭一筆昂貴的支出,富人的孩子享受著優質教育,普通人想要孩子跟得上不得不咬牙將錢投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