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國際數學家大會(第九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旦誰證明的黎曼猜想,那麼將直接促成一千多條建立在黎曼猜想基礎上的數學命題升級為定理。
自然而然,證明黎曼猜想的人,也將很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
那個時候,菲爾茲等數學獎項都會乖乖地獎項奉上。
九點整,會場內的學者們紛紛入座,第26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正式拉開了帷幕。
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與國際數學聯盟主席分別發表了開幕式的致辭,感謝會議的當地組織者,感謝前來參加會議的新老朋友,同時宣佈了本屆數學大會的開幕。
開幕式之後,便是頒獎環節。
這一次國際數學家大會與以往不同,因為大會還新增加了一個陳省身數學獎,而且將近50萬美元。
當頒獎環節一開始,整個會場都熱鬧了起來,首先是高斯獎,被法蘭西的Y.邁耶爾獲得。緊接著是陳省身獎,該獎不設領域限制,屬於終身成就獎。第一屆的陳省身獎頒發給了美利堅柯朗數學研究所的L.尼倫伯格,以表彰他他在分析和幾何領域的貢獻。
尼倫伯格教授是一位世界級的數學泰斗,是分析和幾何領域的大師、幾何分析的先驅者和開拓者。他對偏微分方程理論及其在幾何中的應用作出了多項開創性的貢獻,曾獲得美利堅數學會授予的Boc Prize(1959和Steele Prize(1974、1994、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的Crafoord Prize(1982、美利堅國家科學獎章(1995。
當然,其在名氣很大,是因為尼倫伯格教授對華夏數學界非常友好,曾多次訪問燕大,對推動燕大數學學院的對外合作和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尼倫伯格教授指導了許多華夏學生和訪問學者,在眾多華夏數學界的學術生涯中給與了很多幫助,對推動華夏偏微分方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這是一個對華友好的國際友人,與華夏數學界有著很深的淵源。國際數學家大會第一屆陳省身獎頒發給他,絕對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獎項是可以擺脫政治的影響,國際數學家大會也不例外。華夏國力的快速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這是方方面面的事情,國際數學家大會也不例外,這些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基礎領域的投入,華夏在數學領域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容小覷,華夏數學界已經成為國際數學界一股重要力量。
特別是去年秦元清連證周氏猜想、孿生素數猜想,上個月又證明了冰雹猜想,在世界數學界中引起了巨大轟動,而與此同時就是華夏數學界的影響在提升。
連續證明三個世界級數學難題,而且還是在短短一年間,可謂是絕對高產中的高產,秦元清也被各國數學家所關注,隱隱之間將秦元清視為華夏數學界的領袖人物。
所以說,今年第一屆陳省身獎頒給尼倫伯格教授,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各方都滿意。
陳省身獎後頒發的是奈望林納獎,這是頒發給在電腦科學的數學方面有主要貢獻者,別以為計算機不涉及到數學,實際上那只是錯覺,數學其實是計算機的核心之一。學機器學習的Convex&nization測度論和泛函是繞不過的。除此之外,線性代數和統計學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可以說,離開數學,計算機也就煙消雲散了。
今年的奈望林納獎頒給了耶魯大學的D.斯皮爾曼,此人是理論計算機學家,過去四年在計算機領域的數學應用上作出了卓越貢獻。
最後,作為頒獎典禮的焦點,也作為整個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的重頭戲,國際數學聯盟主席將宣佈菲爾茲獎的獲獎者名單。
絕大多數數學成果都誕生於四十歲以下,而菲爾茲獎是四十歲以下數學家所能取得的最高榮譽,素有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之美譽。
雖說獎牌並不能決定一名學者是否偉大,但獲得這枚獎牌認可的學者,無一不是影響著數學這門學科發展程序的超一流學者,學術界的中流砥柱。
在這名單公佈的間隙。
不少人不自覺地便屏住了呼吸,目光炙熱地注視著臺上。
尤其是那些有望獲得菲獎的候選們。
秦元清此刻也激動起來,屏住了呼吸,目光僅僅盯著臺上,畢竟他也是熱門的候選人,在來到這裡後,他就聽到很多數學家說這次他有很大的希望。
可是這獎項,不到最後公佈時刻,誰也不知道最終結果是什麼。
而一旦錯過今年的菲爾茲獎,那麼下次將是四年以後。
那些熱門候選人,一個個緊張得不得了,比秦元清還要緊張。畢竟秦元清還年輕,錯過這一屆還有好幾屆。可是對於他們而言,錯過了,那麼就永遠錯過了,四年之後他們將超過40歲,哪怕作出再大的成果,除非是像懷爾斯那樣讓菲爾茲獎破例頒發個銀獎,不然將一輩子錯過菲爾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