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25歲

情商:115

智商:225

身體素質:10級(1/100)

技能:《高階唱功》、《顏真卿字型》、《吉他精通》、《高等程式精通》、《高等架構精通》、《高等計算機精通》、《瞬間記憶》、《百毒不侵》

取得的榮譽:高考滿分狀元、CMO金牌得主、IMO金牌得主、5次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拉馬努金獎、沃爾夫數學獎、兩院院士、2次菲爾茲獎、陳省身數學獎、晨興數學獎、4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諾貝爾物理學獎

專業屬性:

數學:15級

物理:14級(800000/1000000)

化學:12級(2000/10000)

生物:12級(3000/10000)

再看系統右上角的學習幣:22000

“果然啊,這獎項才是學習幣的大頭,要不然來去美利堅混個兩年,將什麼麥克阿瑟獎、克拉福德獎之類都拿到手?”秦元清忍不住嘀咕起來。

不過想想還是算了,別一出去就回不來了,可就慘了。前車之鑑,引以為戒!

甚至秦元清都覺得,以後國外還是少去,還是在國內比較安全。

此次科技大會,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汽車研究院都獲得大豐收,至少都有兩個獎,繼續保持著高調,展現著自己在該領域的優勢地位。

秦元清是很滿意自己打造出的兩個研究院,強有力的研發能力,可以幫助解決很多事,而且每年秦元清都有意識地放走幾個人,然後再找幾個人,以此加強行業的科研水平。

除非是考核不合格的,不然研究院走出去的,起碼都是年薪百萬的待遇,以及各種福利。

比如吉利2014年就用高薪從汽車研究院挖走4位科研人員,薪水都是研究院的1.5倍,還是秦元清親自做工作,他們才願意離去。

秦元清始終相信,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自己的研究院強是不夠的,還得整個行業技術提升才是真正的。

在以前,反正在單位就是萬把塊錢,私企高一些但是也高不到哪裡去,研發人員實際上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可是現在不一樣,有著汽車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作為領頭羊,不提高薪酬待遇根本就吸引不到真正的人才。

包括一汽、上汽等汽車巨頭,都在相反設法深化改革,以此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招收高素質人才,而這就又導致薪酬的普遍提升。

秦元清退出系統後,已經開始進行最後的獎項頒發了,隨後就是獲獎者和領導一起合照,然後集體合照之後就是國宴。

第一次秦元清會覺得國宴高大上,第二次秦元清覺得還可以,第三次就覺得也就那樣了。

畢竟這個國宴,並不奢華,主要是做的精緻,色香味俱全,傳說中的滿漢全席、山珍海味倒是沒有。不過也有優點,就是食材都不用擔心,包括桌子上的茅臺酒,都不用擔心有假。

秦元清品嚐著國宴的菜餚,然後和同桌的領導聊著,連續5年參加這個大會,大家都算是老熟人了。

不得不說,國家對於科學是很重視的,很多科學家都是可以寫信直達天聽的,向領導反饋問題和意見。

這一點可比其他很多方面強得多了。

秦元清向於老主動敬酒,於老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一生都將自己的生命貢獻給祖國的核事業,讓華夏在那般艱苦的環境下,手握大殺器,無人敢入侵華夏。

“於老,謝謝你們為我們年輕一代提供一個和平的時代!”秦元清由衷地說道。

“小秦,你雖然年輕,但是這幾年做得很好,有你們這些年輕在,我們也就放心了,不用擔心後繼無人!”於老顯得很高興,喝了一小杯酒:“我和老楊是同一代人,我比他小几歲,不過他名滿天下的時候,我才剛剛跟三強他們學習!我們那一代人,一直有著國破家亡的緊迫感,最怕的就是我們華夏沒有了,我們成為歷史罪人!”

於老和楊老都是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人,那時候正屬於華夏風雨飄搖的時代,等到他們懂事的時候,看到的是戰亂,以及外寇的入侵,那個年代的志士青年一個個都有著強烈的報國情懷。所以共和國剛剛建立,一大批留學大學生、博士生紛紛選擇放棄了國外高薪和優越生活,選擇了回國參與共和國的建設,哪怕再苦再累他們也不曾抱怨過、放棄過。

研發原子彈沒有計算機,那就用算盤打。沒得吃的,就自己在院子裡、旁邊的地種菜。

正是靠著這種精神,才鑄就了共和國復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