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大學高等物理研究院,當期刊送達後,大家一個個開始研究。當年楊老建立高研院,又吸引人才加入,使得水木的理論凝聚態物理、理論冷原子物理一舉提升到華夏第一、世界前五。除了這兩方面外,還有數學、理論電腦科學、理論生物物理、理論天文物理四個方面。

雖然高研院的人並不多,方向也不全,但是水平卻不國內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此時此刻,不管是數學領域的,還是物理領域的,都在研究著水木數學期刊,心神都沉浸在論文之中。

“唉,要是早10年就好了,現在思維跟不上了!”有個老者忽然嘆了口氣,有些不甘心。

“聶老,我們這輩人都老了,真是不甘心,我啊,連這存在性這篇論文都搞不明白!”另外一個老人也是不甘心。

第一位老人,正是響應楊老號召回國出任水木水木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只是如今,聶老也快90歲了。

他們這一批人,都在去年一起選擇了放棄美利堅國籍,重新加入了華夏國籍,徹底落葉歸根。

“聶老,不如請秦院士來給我們講一下吧!”有人提議道。

實在是這裡面摻雜著數學與物理,而且有很多新的東西,整整五篇無論,他們基本上都是隻精通一個領域,實在是難以讀懂。

整個水木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8人,研究人員10人,副研究員10人,流動研究人員18名,雖然人數並不多,但是每一個都是有真才實學,這裡面不管是聶老,還是林家翹先生、朱邦芬教授或者翁徵宇教授,都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

更何況,楊老還是中心名譽主任,如同一根定海神針一樣坐鎮著。

“算了,秦院士應該會專門為此舉行一次學術報告會,到時候大家去聽就知道了,這段時間大家好好研究一下論文,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好提!”聶老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華科院,數學領域、物理領域的研究人員也很快拿到了論文,紛紛開始研究論文,畢竟一旦論文被確認,那麼這將是今年最大的數學、物理成果,沒有一項可以與之相比。甚至可以說,是龐加萊猜想之後,最大的一項數學科研成果。

怎麼重視它,都不為過!

更何況作出這個成果的,還是華夏人,那意義就更不一般了!

以前像很多成果,在國外頂尖期刊發表,那麼華科院還得組織人一一翻譯、校對,才能研究,而往往有時候翻譯不對,那麼就會走很多彎路。

現在是作者自己弄的中文版,那就不用翻譯,也不用擔心翻譯不對,看起來毫無障礙,原汁原味。

只是秦元清這五篇論文,包含的資訊量太大了,涉及到的知識太多,很多研究人員看得都直皺眉頭。

“原來是這樣,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證明竟然如此獨闢蹊徑,偏微分方程的偏微分幾何方法竟是能運用到這種程度,太不可思議了!”研究許久後,有一位長期研究楊·米爾斯方程的數學家,方才感慨地說道。

“怎麼樣,老楊,秦院士他。。。。。他這第一篇論文把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證明出來了?”有人問道。

五篇論文,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假如第一篇論文關於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證明有問題,那麼後面其他論文就都是錯的,無需再去研究,因為基本邏輯就錯了。

“只憑我一個人的意見,無法對如此重要的事情作出草率的決斷。。。。。”再次看了眼桌上的論文,這位姓楊的研究員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若是隻談我個人的觀點,那他大概是做到了!”

“不過我在偏微分方程的偏微分幾何方法的造詣比較一般,說不定這裡面證明存在什麼錯誤,而我看不出來!”老楊補充了一句話。

噗~~

不遠處,有個副研究員剛要喝水,聽到楊研究員的話,直接把剛入口的水給噴出來,難受地咳嗽起來。

尼瑪,有說等於沒說,這是什麼話,讓高中生或者初中生來看,也可以這麼說。

果然,能夠當研究員的,除了學術水平要達到外,說話也得滴水不漏。難怪自己當上副研究員十年,還沒能夠轉為正研究員,去不了‘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