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會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秦元清帶領著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又在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麼大突破,可以說將會影響華夏科技方方面面。
“各位,耐高溫合金材料主要是鎳鐵合金,區域性採用單晶鎳合金,其中鎳鐵合金經過樣品實驗驗證,溫度穩定在1900℃~1950℃,單晶鎳合金達到2100℃,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秦元清將材料的相關效能介紹了一遍,引起了眾人的驚呼,他們沒有想到效能竟然這麼出色:“材料的配方加入了一些稀有元素,建議國家控制稀土的出口!”
稀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礦業隗寶,有著“工業維生素”的美稱,先如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
稀土元素是17種特殊金屬元素的統稱,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的價值將越來越大。
這麼重要的資源在歐美日這些國家裡面,都是當成寶貝來對待的,甚至都不捨得開採自己的資源。華夏現在是稀土儲備最多的國家,大約佔四成,不過其他國家也有不少稀土資源。美利堅稀土探明儲量達到1300萬噸,俄國1900萬噸,澳洲探明儲量500萬噸。但是各個國家的做法截然不同。
1990年後,美利堅逐漸封存礦山資源,開始進口並囤積華夏稀土,目前九成以上稀土由華夏進口。東瀛稀土八成都來自華夏,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東瀛並不急於用,而是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貯存在海底。而華夏則是戰略上完全相反,或者說壓根在這方面就沒有戰略。華夏以不到四成的儲量,卻長年以來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
“中東有石油,華夏有稀土”,這是總設計師說的一句話。那時候華夏曾經對稀土報以眾望,稀土的貴重性不亞於黃金石油,如果把稀土開發好,那麼華夏僅憑資源就能過上沙特式的生活。稀土之於華夏,猶如石油之於中東、鐵礦石之於澳洲。但20年過去了,稀土給華夏帶來了大把鈔票了麼,顯然只有失望。
不是說其他國家無法開採稀土,或者其他國家的稀土品質不佳,而是華夏活生生的將大量“比石油更昂貴”的稀土賣成了豬肉價,將美、俄等國的稀土擠出了市場。絕對多數情況下,華夏的氧化瀾、氧化釤、氧化鈰的價格都低於2萬元/噸,相當於每公斤只能賣到十多塊錢,算起來真比同期的豬肉還要便宜。
事實上,華夏稀土產品價格長期以來一直受國外商家控制。國外一些有實力的貿易商和企業在低價時大量購進華夏稀土產品,價格上漲時則停止採購、使用庫存。待再次降價時再行購進,這就逼著華夏國內企業競相降價出售。國外都是大買家,而華夏則是100多家企業對外銷售。華夏出口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寶貴的稀土短線產品釹、鋱、鏑、銪等低價外銷,而鈰、鑭、釔等大量積壓,企業在微利線上掙扎。
秦元清以前只知道在報紙、新聞上知道稀土的重要性,但是沒有什麼切實體會,可是如今親自看到鎳鐵合金中加入少量稀有元素,耐高溫效能大幅度增加後,就讓秦元清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製造航空發動機的材料需要新增很多稀有元素,稀土對於我國將會非常的重要,這種重要程度比石油之於汽車還要有過之而不及!”秦元清嚴肅地說道:“不僅僅航空發動機,包括飛機的機身、潛艇、軍艦等都可以用到!可以預料到,隨著航空發動機瓶頸沒有了,第四代戰機可以成批次生產,相關材料技術也可以用到相關領域。”
“秦院士的話很有前瞻性,我們會和相關部門交涉,儘快出臺政策!”有領導嚴肅地說道。
“秦院士,聽說你們院裡也在搞航空發動機研究,不知道現在進度到了哪裡?”一位空軍領導問道。
“我們院裡研製的航空發動機,是借鑑F119航空發動機,與崑崙航空發動機和太行航空發動機有著較大的差距,目前相應技術全部完成技術論證,現在材料已經完成國家驗收,下一步將生產航空發動機樣機!”秦元清彙報了一下研究院的航空發動機研發進度。
至於保密性,早在之前材料報告上報後,國家相關部門就已經入駐了研究院,研究院有特警專門站崗,沒有透過身份驗證一律都不允許入院。
國家對這些技術的重視,可比秦元清重視多了!
“秦院士,直接對標F119航空發動機會不會太激進了一些?”嚴總師提出了質疑:“而且航空發動機也不是越先進越好,還需要結合機身,兩者搭配合適才最好!”
秦元清卻道:“解決了航空發動機技術,其他就不是太大問題。若是相關單位無法研製佔據搭載此航空發動機,我們研究院會自行依據此航空發動機研製戰機!”
秦元清覺得,航空發動機是核心,是戰機的心臟,假如研製出來卻沒有單位願意用,大不了到時候兌換F22戰鬥機,進行搭配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