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解決極小模型綱領兩個問題,也只是解決了BAB猜想的鑰匙,接下來還需要用這把鑰匙開啟BAB猜想這扇大門。

只是他也不得不踏上返回京城的路,在飛機上秦元清也在思索著BAB猜想的最終正確開啟方式。

在極小模型綱領第二個問題的論文中,秦元清提出了一個叫做“標準叢”的概念。

標準叢是一種構造,處於雙有理幾何的核心。標準叢在一個簇的任一點上都有定義,它以一種特別有用的方式,封裝了關於簇的大量幾何資訊,透過取規範叢的部分及其指數冪,會得到一個被稱為標準環的幾何物件。

而標準環,可用於法諾簇的研究!

BAB猜想,就是為了證明法諾簇的有界性!

所以才說,極小模型綱領是開啟BAB猜想大門的鑰匙!

沒有去攻克極小模型綱領,想要開啟BAB猜想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在秦元清攻克極小模型綱領,意味著BAB猜想這扇門,就等著他去開啟,去看看這扇門後面的世界,是否是那麼精彩。

2月14日,秦元清不情不願地離開研究院,他已經開始了BAB猜想的啃骨頭,進入核心區域,卻不得不暫時放下。

因為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開始了,作為如今水木大學青年一代的扛旗人物,舉足輕重的科學家,秦元清必然要出席大會,這一次大會秦元清也是有份的。

雖然與國家自然科學獎無緣,但是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卻是跑不掉,問題只是什麼層次的獎。

2011年秦元清倒是在數學領域沒有什麼科研成果,但是在工程應用上卻是取得很大的成果。

今年獲得最高獎的是謝老和吳老,謝老是1920年出生的,吳老是1922年出生的,二人都已經90歲高齡了。這一次他們擊敗了其他候選人,獲選國家最高科學獎。

大家也許都只知道錢老歸國不容易,實際上謝老當初歸國也不容易,1951年在美利堅斯坦福獲得博士學位,毅然選擇要回國報效祖國,結果回國途中受阻,直到1955年衝破重重阻力回國。回國之後先後在華夏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八七工程”加速器總設計師、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等職,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11項獎勵。

吳老,是屬於水木大學的功勳人物,是華夏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建立者,協助梁思成建立了水木大學建築系,他先後獲得“世界人居獎“、國際建築師協會“屈米獎“、“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獎“以及美、法、俄等國授予的多個榮譽稱號。

這是一位始終堅持著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相結合的老人,在建築行業、城鄉規劃行業有著極大的聲望,徒子徒孫遍天下,不知道被多少水泥匠和搬磚人奉為現代祖師爺。

他們的獲獎,是國家對於他們將一生奉獻給國家的最大褒獎,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不追求物質享受,遭遇到困難也絲毫不退縮,他們始終秉持著初衷,無怨無悔。

相比之下,秦元清就是一個俗人,俗不可耐的俗人。

看著兩位老人,秦元清感到愧疚,無地自容。

那一輩的老科學家們,雖然沒有什麼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卻有一顆堅定的心和崇高的信仰,以身許國,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將華夏建成富強的現代化國家,不再被他國欺負。

正是他們的付出,國家才能有現在,才能在當初胖揍阿三,才能將南越這個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給揍得滿地找牙。

秦元清看過一個影片,裡面講的是錢老96歲生日的時候,一幫老朋友來給他祝壽,當看到人群中一位老太太時,錢老情緒頓時十分激動,問她:“你現在有幾個孩子?”現場長時間的沉默,錢老沒有想到,這麼多年來,她竟是一直獨自一個人生活,這位頑強的老太太,叫李珮!被譽為‘中科院玫瑰’,當年她丈夫郭勇懷的死震撼世人,她沒有哭;後來,她唯一的女兒患上癌症離她而去,她也沒有哭。。。。。孤身一人的晚年,她將一生都奉獻給國家,住的也是小破樓房。而在09年的時候她卻將畢生的60萬元積蓄分別捐獻給華夏科學技術大學和華夏科學院研究所設立的郭勇懷獎學金。

正是那一輩人以身作則,艱苦奮鬥才為華夏鑄就了脊樑,讓華夏可以昂首挺胸和西方人說話,在華夏的大地上也再也沒有‘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牌子了。

秦元清對於這一輩老人家,心中都是懷著敬佩之心,因為他們做到了他們那一輩所能做到最好的了,你沒辦法再苛刻地要求他們,他們把自己能給能留的都給了華夏後輩子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