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設計方案(第十更奉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設計負責人第一時間將PPT切換到總平面圖,上面的平面圖是在1:1萬地形圖作為底圖繪製而成的。
秦元清介紹了兩條河的一些原本的樣貌,然後說道:“首先我要說的是,設計單位設計時要摒棄過往的理念,不必侷限於投資,該投資多少就是多少,除了上級補助資金外,其餘資金村裡會自籌!”
秦元清先是關於投資方面定調,因為他發現設計單位是依據著5000萬資金去定盤的,也就是說5000萬就可以將專案做下來,無需村裡自籌資金。
可實際上關於資金的事,秦元清是最不在意的,而是注重專案的方案,做得好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不然的話就是四不像。
不過他沒有批評的意思,因為在華夏就是這樣,多少錢做多少事。
“其次,設計的總體方案過於渠道化,既然是設計,那麼可以大膽一些,該寬的寬,該窄的窄,該彎的彎,沒必要裁彎取直!”秦元清看到從頭到尾兩根比較順的線,那是深惡痛絕啊。
這就是這個時候的設計思路,追求的是河道岸線的平順,結果就是從頭到尾同一個寬度以及經常出現的裁彎取直。
“整個方案斷面我建議都採用複合式,出了親水平臺外,我建議堤頂路面採用雙道,一道是休閒步道,供行人散步,一道是水泥路面。至於堤頂,無需採用防護欄杆,採用灌木作為防護帶就可以。”秦元清說道:“設計單位不用怕徵地,徵地是我們三個村的事,我們村裡會進行解決!”
秦元清僅僅只是看平面圖,就知道設計單位所體現的設計意圖,那就是節省地,節省資金,方便管理。
這也是因為地方政府怕麻煩,最怕徵地,能不徵地最好。
可是秦元清認為,既然國家投入這麼多錢,要麼不做,要做就得做好。
唉,所以說有時候華夏人太聰明也不是什麼好事,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到實行的時候就變味了。
“最後有一點我要提的是,可以打造幾個景觀節點,包括最下游的水閘可以重新建設!”秦元清說道:“至於沿河兩岸的排汙截汙等措施,都可以提出來,有汙染的企業該關的關,該治理汙水的治理汙水!”
做得再漂亮,但是河水是黑臭的,也沒有用!
秦元清此時不由想起,這時候多少河流都成了臭水溝,環境的汙染代價太大了,癌症都成了很普遍的現象。
甚至隔壁縣,還是全國出了名的癌症縣,便是因為汙染問題。
秦元清並沒有關於水文、地質之類提意見,因為這些自然有相關專家進行把關,這些專家的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個人職業道德也是堅挺的。
“秦院士,有件事得跟您探討一下!”當其他代表發表意見後輪到專家組,專家組選了徐總當專家組組長。
這徐總在水仙市水利系統屬於元老級的,建國後不久就進入水仙市水利系統,其人還是河海大學的高材生,當時的老師還是蘇聯的水利專家。徐總參與了水仙市各中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包括組建市設計院等,還是市水利局的總工,在水仙市屬於德高望重之輩,哪怕是到了80歲依舊還在發揮餘熱。
對於這樣的前輩,秦元清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都是很尊重的,連忙說道:“徐總,您說!”
“關於建設資金問題,這一點要明確一些!”徐總直接說道:“不然的話設計的再好,沒有足夠的建設資金,也做不起來!”
秦元清笑道:“這一點徐總放心,剩餘資金除了少部分三個村村民捐贈外,其餘我會進行捐贈!所以建設資金該1個億就1個億,該2個億就2個億!”
而有了秦元清的確認,專家組也正式進入了評選環節,從水文、地質、水工、概算等方面進行了評選。
這次只是方案評審,下一次則是真正的初步設計評審,只是那時候秦元清就不會參加了,他相信有他今天的意見,專家組會進行把控的。正如秦元清所想的,最後徐總在總結意見的時候,明確下一次初步設計評審的時會邀請園林專家、給排水專家、電氣專家、金屬結構專家等其他專業專家,並要求設計單位根據今天的意見,修改設計方案,充分做好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