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一樣,高考中高考中最具有討論性的除了全國考生各種奇葩遲到操作,比如說走錯考場,忘帶準考生,熬夜起晚等,熱度最高的就屬語文和數學這兩門科目的試題了。

語文自然不用說,每年作文題目出來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登上熱搜,引發光大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而數學呢,眾人當然關注的是每年數學卷題目的難易。

不知道為啥,當網友們在看到某某地的某某考生,因為高考數學太難在考場外哭出聲的時候,總是會不厚道的笑出聲。

幸好老子畢業的早!

在看到這類報道的時候,他們內心總是愜意和幸災樂禍的成分居多。

“為今年高考考生默哀三分鐘,傳聞葛大爺已經一個月沒有出現,失蹤了!”這一天早上,一條神秘的新聞一下子成了各方報道的熱點新聞。

原來有金陵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透露,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在校園裡碰到葛君。

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個吃慣群眾為此慶幸不已,慶幸自己已經不用高考了,不然有的哭。

有好事記者聯絡金陵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想要採訪葛君,卻被告知葛君已經在一個多月前請假,頓時更加加重了這新聞的可能性。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葛大爺再出戰,千萬考生將淚灑考場!”

“嗚嗚嗚,我是蘇省03年考生,那一年在葛大爺的淫威下,我數學只考了75分,全省平均分68分!(淚奔)”

“我是07年蘇省考生,我當年數學高考考了77分,全省平均分78.5分!(淚奔!)”

“樓上哥哥,難道蘇省數學高考滿分是100分?我們粵省是150分!”有粵省人不解的提問。

“(淚奔!)蘇省數學高考滿分150分!!!”深受刺激的蘇省大哭著。

“我是蘇省08年考生,當年數學高考考了70分!省平均分56.5分!(大笑!)”

有人直接創作了一篇《葛君傳》:

葛君者,系南通如東人氏,高考數學舉鼎之人也。幼時學於栟茶第一學府,閱眾書,解萬題,通五經,貫六藝。或遇題之難而未解者,必請教於先生。斗轉星移,惑愈多,師者已不能解,答曰:“今於金陵有一學府,號師範大學,乃君之所往之地。”時至九月,軍入師範學府,大喜曰:“此乃吾飛黃騰達之處也”,行於學府之中,書香之氣遍存,軍遂勵志苦學,飽覽群書。軍好數學,遍觀高數代數幾何機率,終成飽學之士,幼時之惑皆一一得解。軍聲名大噪,江淮科舉考官觀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任其為命題大師,該人重任壓身而不懼,擬卷畢,笑曰易矣。當聞科考之日,聞考場內外泣聲一片,問之,則曰:“葛君秒殺我江淮五十萬考生矣”。

前人贊曰:葛君真乃大神也,學究天人,曉通古今。居閣樓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傾爾之間,秒殺諸生於無形。謂其戰功,秦戰神白起之不如。謂其決策,漢淮陰侯韓信之羞愧。葛君所命之題,其艱其難,其深其奧,人神共奇之。縱令祖沖之、秦九韶、陳景潤、蘇步青轉世重生,腦若懸河,筆如利刃,安能解葛君所出之題哉!大詩人李白嘗嘆曰:噫噓嚱,悲乎難哉!數學之難,難於上青天!然青天之難,尚可扶搖而至,數學之難,上至蒼穹,下抵九幽,非人力可達也!後人嘗憶科舉之役,感慨甚多,無不謂曰:及出考場,見諸同窗痛哭不已,爺孃妻子走相望,哭聲上雲霄。皆言,愚等未看奧數競賽之題,嗚呼悔哉!不禁泣曰:“既生軍,何生愚等!”所衍生富士康之殘酷之事,實皆乃妒軍者。牛頓高斯等人聞軍之名,皆喜之曰:“吾等可安息矣”。歌德巴赫聞軍曰:“當世之人,唯有軍可助吾之猜想也”。民間相傳,高考次日軍如常往師範學府,途遇一皂衣紅面道人,手持異物,立於道中,大喝曰:“軍,且住!可知此為何物?”軍愕然,未及應,道人又曰:“此物集被汝秒殺之江淮考生之怨氣憤氣怒氣而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汝必將被該物所生之唾所淹、所生之磚所拍,性命能否可保,當念汝之造化也。”言畢,化作清風而去。當晚,軍安穩如常,高枕酣睡之時,忽覺陽臺殺氣陣陣,有兩黑衣人,似高考考生模樣,手持巨型狼牙棒槌,棒槌落處,間雜嘩啦敲砸崩倒之聲。軍往觀之,陽臺玻璃盡碎裂矣。次日,軍外出買菜,菜販識得其容,大呼曰:“汝乃葛君!”話音落處,臭雞蛋、爛菜葉、板兒磚一齊襲來,其場面一塌糊塗,一地雞毛,好不狼狽也。軍不顧此等威脅,續命其數學之偏難怪題,但其日後外出,定有保鏢隨扈依從也,以保其安全。

太史公曰:葛君者真飽學之士也,其英名響徹大江南北。其命之題,爾等實皆可解之,只應怨己學淺才疏,未能精通高數奧數怪數以及令人抓狂噴飯,神經錯亂之數矣。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魑魅魍魎,無不盡現其形,宵小之人,無不望而卻步。後百年內,若欲止小兒夜啼,若欲驅鬼辟邪,可提葛君之英名。汝若言小兒曰:“爾若啼哭不已,他日必是葛君出卷。”小兒必止哭。汝若祭天祝示曰:“各路妖魔鬼怪,若欲作祟人間,戧害生靈,詛咒它們修煉成人形之後,必要做葛君所出之試卷。”邪魔鬼祟聞之定不敢近身。若葛君用於國際之中,坑殺外敵精英,經營數九之年,又何懼美英法德日俄之夷蠻。天佑我邦,到時釣島光復,臺灣迴歸,DALAI降服,熱比婭痛改前非,天下一統,海內皆臣,中華崛起,民族復興,我十三萬萬同胞精誠竭力所追求之中國夢之實現,豈非捷哉!豈非易哉!

餘感上天之德,聞神州考生之憾,遂歷經七七四十九小時,作此《葛君傳》。

頓時,葛君聲名大噪,不僅僅侷限於江省,其他省都開始戰慄,今年高考考生的家長凡是聽到討論、報道的,沒有一個不面露擔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