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上元節可熱鬧了,除了猜燈謎,掛花燈,吃元宵這些日常活動外,在東街頭還有放燈祈福的節目。有許多人在這天會拿上自己製作的各式燈籠高高地掛在樹枝上或是放在河中,將願望寫在竹籤上放在燈船上隨風飄遠。看誰的燈飄得遠,飄得越遠說明願望就越會實現。而掛在樹枝上的燈則是看誰的掛得高,誰的願望就越有機會能實現。每年到這個時候,會有許多公子小姐出來放燈,別提有多好玩了。”

“為什麼不放孔明燈?孔明燈能隨風飄到空中,豈不是更高。”

“什麼?孔明燈是什麼?我從未聽說過呀,姐姐總是說一些稀奇古怪的話,我聽都聽不懂。”

哦,王嬙想起來,孔明燈是諸葛亮發明的,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人,與現在還差著兩百多年呢。

只好道:“是我家鄉放的一種燈,可以飛上天的,只是我不會做,而且這個燈安全隱患大,極容易引起火災,所以我的家鄉現在也不允許放了。”

“還是放河燈更好玩。”芷藍並沒糾結於此,王嬙深深了呼了口氣,還好她沒有深究下去,要不然她還真解釋不清。

“聽說今晚蕭大人府裡做了六蟒河燈,為王爺祈福,願他戰事一切順利,長安街上到時會有許多人趕去看熱鬧呢。唉,好羨慕芷藍姐和嬙兒姐她們啊,我們是三等宮女,沒有這個資格出宮。”

“放心,你這麼優秀,今年肯定能升二等宮女的,明年上元節你也可以出去玩啦。”

“你也一樣,嘻嘻。”兩位小宮女從她們的身後走過,雖是小聲嘀咕,卻是一字不落的讓王嬙和芷藍聽了進去。

為劉康祈福,他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前幾天太子說王爺他們一行這一路十分順利,應該快要到了吧,也不知他們作戰佈局是否已經商量妥當。

不知道那個郅支單于是個什麼樣的人,若是個身經百戰的只怕要輕易取勝不會那麼容易。戰事多磨,不僅將士們身心會疲憊,糧草供給上長途運輸也是極為不便,只願他能早日得勝歸來。

又想起,他在走之前告訴自己關於石顯如何陷害自己一家的事,她雖答應了他不會單獨行動,可這段時間她也沒閒著。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這段時間她還在收集資料。關於石顯的一些身世,還有關於朝中與他結營的那些人,一切都在小心謹慎地進行著,就連芷藍,她也沒有告訴。

“太好了,姐姐,到時我們也去,為王爺祈福。”芷藍高興地跳了起來。

“好,我一定要去,可我沒有做河燈。”王嬙極為懊惱,她怎麼不早點準備,親自做河燈呢,就算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出宮去,但上元節在宮裡祈福也是一樣的呀。

唉,王嬙啊王嬙,你可真是個豬腦子。

知道可以出去玩了之後,王嬙和芷藍二人巴不得時間過得快點,再點快。

可這時間感覺好像過得很是慢長,二人不是你出來看看滴漏,就是她出來看看滴漏,恨不得把滴漏的口子弄大一點,好不容易捱到了申時,忙去給太后請安。

太后和蔡嬤嬤笑呵呵地看著她們二人,把出宮令牌遞到芷藍手中。蔡嬤嬤又叮囑了一番她們要注意安全,她年紀大了,不喜歡熱鬧就在宮裡陪太后賞賞太監宮女們在御花池裡放放河燈吧,二人便急急回梧桐院換衣服去了。

太后和蔡嬤嬤看著欣喜的兩個遠去的背景笑道:“年輕多好啊。”

“太后年輕的時候,可比這兩個丫頭能幹多了。”蔡嬤嬤笑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