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秭歸,穿越而來 第八十二章 這身子力不從心啊
章節報錯
謝翰飛道:“王爺說的沒錯,蔬菜這些東西還可以在山中種植,但據未將觀察好像也沒有,也是外出採買的。肉食更是要出來買,這些山中獵物不多,要想以打獵補充肉類根本不可能。而且還有鹽、茶葉和布匹等必備東西也要出來買。現在是夏季,食物不容易存放,據未將觀察,他們大概是每五天左右出來買一次,每次大約二十人左右,會趕十輛馬車出山運東西回山。”
“上次出來採買是什麼時候?”
“兩天前。後天他們就要出山採買了,一次十輛馬車,都馱得滿滿的。如果這次雨下得大的話,估計他們會多買些東西囤積著,因為雨季來了,經常出山不容易,所以他們自己也挖了地窖,買些容易存放的食物,可以管十天半個月。”
“進出口呢,可有固定?既然是有十幾個進山口,那我們堵住他們採買物資的那個口子,叫他們斷糧幾日是否可以?”
謝翰飛搖頭道“不,他們每次進出山的出入口都不固定,很有隨機性,我當時抓了一位山匪盤問過,他說每次要出去買東西時,都是臨時由他們的三當家當天決定。每個出口都有特定的他們自己的編號,且每次從哪個口子出去也不按編號的順序來,隨時抓鬮,抓到哪個是哪個。所以清河郡的太守幾次剿匪都沒有成功,很大一部分問題就是出在這裡。”
劉康點頭,看來這些人並非一般的山匪,他們的反偵察能力很強。想到一直跟著他們身後的黑衣人,這幾天都沒有出現過,應該是到了老巢了。當然,也有可能看他現在帶著幾千人的軍隊被嚇跑也有可能,但無論如何,那些黑衣人應該與此地山匪有著莫大的聯絡。
“那就想辦法只留一到兩個出口給他們,將其他出口都讓這些泥石滑坡給封了,然後把這些人都抓了,斷了裡面的供給。”劉康邊說邊朝門口走去,他要看看這雨能不能再下他個兩三天。
“讓泥石滑坡給封了?什麼意思?王爺,那些出口都是背陽,都是植被保護著的呀,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泥石滑坡的。”謝翰飛跟著跑出去。
修羽在後面拉一把謝翰飛道:“謝將軍,王爺的意思是可以人為製造滑坡嘛,至於造成什麼個樣那就看你的本事了,還有不要讓人看出來太刻意,要不然容易前功盡棄啊。謝將軍,這個時候,立功的時候到了。”修羽說著指了指外面的天,雨嘩嘩的,絲毫沒有要停的意思。
他們的人要進山都困難,還怎麼製造泥石滑坡的自然“假像”?在山滑上挖石頭,山匪不會發現嗎?
“修羽,明天一早把清河郡郡守叫來。”
謝翰飛似懂非懂地走了,劉康在燈燭下研究甘延壽留下來整理好的竹簡。
雨麼,就讓它下吧。
只是想起那個原本明天要休整一天,後天需回宮的女子時,心裡不來由的便有些鬱郁的。
忙甩開這個念頭。
她,終歸是要進宮的。
這邊哭累的兩個姑娘,綠香已經睡了,窗外的雨把窗戶啪啪地打得炸響。
王嬙站在視窗,望著電閃雷鳴中下個不停的大雨。雨下得這麼大,你明天還如何進山剿匪呢。
雨下了整整一天,到第二天辰時還沒有停。這麼大的雨明天若要啟程回京是不可能了,只能又耽擱下來。
一整天,王嬙都待在房間裡沒有出來,只是在吃飯時間下樓一兩次。
她昨天不應該問那樣的話的,人都要分開了,何必再去徒增這樣的煩惱呢。
當時他沒有回答她,是啊,叫他如何回答呢?
也許這一路對她們的照顧僅僅只是出於對自己父皇的緣故。
她,與其他姐妹一樣,終歸是要進宮的。
兩百里之外的京城皇宮裡,這幾天卻並不怎麼消停。
對於堂堂定陶恭王爺親自送回長安的幾位家人子,後宮裡議論紛紛。甚至皇后愈是不準後宮之人議論此事,私底下議論的人反而愈發得多。
傅昭儀走在後宮的任何一條路上,總有那麼一兩個人或是幾個人紮在一起,偷偷打量著她,然後抿嘴笑。
傅昭儀自然懊惱,但她同樣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是那個沒有分寸的人。他做這件事,僅僅只是為了保護那幾個家人子,然後妥妥貼貼地送到宮裡來。哪有這些人說得那麼齷蹉。
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這事兒“不經意”地便傳到了太后和漢元帝的耳中。
太后聽了只笑了笑,又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這後宮啊,無風都能起三尺浪,人還沒進宮呢,浪已經沒了頭頂了。
皇后來向太后請安的時候,便問了太后的意見,可太后卻說:“這採選家人子的事,是皇后你起的頭,該怎麼善終,便也由你自己去定。況且,你做為後宮之主,難不成連幾句流言蜚語都沒法平定下來嗎!”
皇后立即跪下向太后請罪,太后則擺了擺手道:“你不用向我請罪,此事原也無需我多問。怎麼善終,怎麼處置,一切都是皇后你這個後宮之主說了算。哀家老了,對你們小輩的事,要想管也力不從心。”
皇后在太后那沒討到主意,便又到了漢元帝那去:“皇上,依臣妾看,不如就讓這幾個家人子立即進宮。皇上您親看瞧瞧,有哪個看著順眼的,早早地寵幸了,再給個封號,賜個居住的宮,也就堵了那些聒噪。”
西域郅支單于的郅支城已經建得差不多了,還派駐了三萬士兵駐紮,城牆牢固得彷彿穿了一層層的銅鐵盔甲一般。這幾天從西域那的訊息如雪花片似地一片片不斷地飛到漢元帝的案頭。
又加之劉康和諸葛豐剿匪的戰報也在不斷送來,漢元帝哪還有心思在後宮的這些事上。
最主要的是,他早已不是幾年前了,力不從心啊!
可這事,在後宮傳得沸沸揚揚,要這麼傳下去,非在早朝的時候被幾個大臣提起來不可。那些大臣上下嘴皮子一碰一合的,他看著都頭痛。
說白了,還是怪皇后多事,他都一把年紀了,還採選什麼家人子,個個都只有十幾歲的年紀,比自己的兒子女兒還要小上許多。他遠遠地看著這些鮮嫩的女子,又想想自己每況日下的身子,心裡就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