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家人子而已,用得著你這麼正式的和母親說這事嗎?”

“還請母親務必答應我。”

傅昭儀皺眉看著眼前這個翩翩兒子道:“你可不能犯糊塗,這些都是你父皇的女人。”

劉康臉一紅:“母親想哪兒去了,只是這一路發生了很多事,她們與兒子歷經生死,有些相熟,所以還請母親答應兒子務必護她們周全。況且,究起緣由,是兒子連累了她們。”

傅昭儀沒有再問,點了點頭。

劉康見母親已經答應,向母親鄭重跪拜後起身離開。

看著遠去的兒子,傅昭儀終是不捨的。

“娘娘,王爺從小就獨立,您不必太擔心,王爺會照顧好自己的。”

“他十二歲起就參軍在外,十五歲就被封了定陶恭王在宮外獨立開府,我大漢開國以來從沒有這麼小年紀的王爺就在外獨立開府的。這幾年與我更是聚少離多,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主僕二人望著背影越來越小的劉康默默無語。

“娘娘,走吧,皇后在御花園裡擺了宴,再不快點就要晚了。”

傅昭儀接過謝嬤嬤給的熱面巾,敷了敷有些腫脹的雙眼後,搭著謝嬤嬤的手緩緩朝御花園而去。

“聽說了嗎?咱們的定陶恭王爺這一路可是護送著幾個從秭歸縣採選來的家人子,一路走著官道進京了呢。”

御花園裡三三兩兩的後宮嬪妃已經來了不少,幾個女人聚在一起,便喜歡八卦宮牆裡外的事。

這些人天天盼著皇帝能多寵幸自己幾次,生下一兒半女給自己後半生也是個依靠。可後宮嬪妃眾多,皇帝卻只有一個,而且漢元帝已經快四十的年紀,面對眾美人早已力不從心。

漢元帝膝下卻只有太子劉驁,定陶恭王劉康,三皇子劉興三個兒子,以及平都公主和平陽公主兩個女兒。統共也就三子二女五個子女,這與動輒十幾個兒子女兒的歷代皇帝來說,漢元帝的子嗣實在太稀薄。

皇后卻以為,漢元帝天天面對著一張張看膩了的臉,早就失了興趣。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更是為了打壓某些虎視眈眈的人,進些新人,總要比舊人鉚足了勁爭寵讓人看著心煩要強,便提議從宮外多采選幾個家人子入宮。

新人新血液,新面孔入宮,一個個鮮鮮嫩嫩的,總會有那麼幾個會入皇帝的眼。

可漢元帝卻對此事不大上心,皇后提了一嘴,他不反對也不贊成,只是說讓皇后自己看著辦便可。前頭已經入了宮的十幾個家人子,可至今也沒有一人被寵幸過。那些新人在掖庭一個個眼巴巴地望著宮外,幻想著哪天皇上的司寢監就把自己給抬了過去。

可這麼過了十天半個月,卻是無一人出得了這方方正正的掖庭的宮門。

所謂無事則生非,譬如喜歡嚼他人的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