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夜闌往事(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了,我不是修士,我不知道這件事的真假。”
廳堂中,靠近戲臺的一張木桌旁,一位年輕人站了起來,朝著說書先生拱手,“先生此言偏頗了,如果梟王從始至終都是一個人,那麼他的喪葬如何解釋?還有就是梟王小時候的記錄也是很清晰的,除了那張猛虎面具之外,其他都是正常人小時候的生活...”
“對啊,面具啊!血脈傳承只關乎神思之中的那一點真靈,怎麼連一張青銅面具都會傳承呢?”說書先生笑了笑,直接點出了其中的關鍵。
“呃!”那年輕人也想到了這個詭異的關鍵點,但是他還是反駁道:“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說十代梟王是一個人的前提下......”說著說著,他的聲音便弱了下去。
“如果不是一個人,那這張青銅猛虎面具怎麼解釋呢?”說書先生放下扇子,端起茶盞繼續喝茶。
“如果是一個人,那麼就很容易解釋的通了...梟王的神思就在那張面具裡,面具是本體,魂靈體魄都是新生嬰孩,甚至就是他的血脈。”說書先生淡淡的說著。
堂下的王青巖覺得有趣極了,他沒曾翻閱過梟王的歷代記錄,對於一個死了人他也不會過度關注,但是聽這說書先生這麼一說,倒是覺得這梟王、這清瀾郡確實不對勁。
十代梟王是一個人,那麼夜闌君呢?以梟王的神思去奪取一個嬰孩,這很簡單,但是他的修為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長進?真是因為生死造化功的原因麼?
王青巖的思緒一下擴散開來,想了許多許多。
“梟王的事暫且不論了,咱們來說說清瀾郡。”說書先生握著扇子,離開了桌子,走到了小戲臺的前面。
“清瀾郡三百年前為夜闌國國都,闌都。當時的闌都被大梁稱為九州世界裡的南方明珠,無論是國力還是經濟都很強。”
“其實究其原因,因為當時的造化聖師還留存於世,後來造化聖師飛昇之後,夜闌國的國力每況日下,一直到那一場戰爭的爆發...”
“蒹葭渡口之戰!”這個典故在場的諸人都很清楚,夜闌立國五百年,也就這一場戰爭拿的出手。
“對!蒹葭渡口之戰,那一場戰爭,梟王率一百二十萬夜闌國軍士以破釜沉舟之勢在紅河上力拒大梁二百萬軍隊,並且戰而勝之。”
“你們看到典籍書記跟我看到的不一樣....”說書先生笑了笑,“我看到的是,梟王與大梁聯手坑殺了這三百二十萬軍士,全部葬入了蒹葭渡口的紅河裡....”
“胡說八道!!”
“我這就去郡守府告狀!”
“夜闌遺民,三百年了,你們的習慣還儲存在三百年前的陋習裡,現在可是大玄的天下!”說書先生一點也不著急,“大玄可不禁這些,你們要告去便是。”
王青巖站了起來,朝說書先生行禮,“敢問先生這是從哪裡看到的?”
“這才是做學問、探究竟的態度嘛...”說書先生笑眯眯的,“就在郡城的文史館裡,那本書叫夜闌往事,不是什麼正史,是一個叫郭懷安的書生寫的...他在備註裡說著蒹葭渡口之戰,他親眼目睹。”
“謝先生。”王青巖準備坐下,卻發現廳堂下的食客裡,有人悄悄的離去。
“手眼滿城麼....”王青巖喃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