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大風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直白的詩歌是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在平定鯨布叛亂之後,路過沛縣與老家的父老鄉親喝酒的時候,臨時創作出來的詩歌。雖然粗陋無比,但是意境卻雄渾無比,流傳兩千多年來,被人們津津樂道。因為沒有劉邦在唱的時候沒說它叫什麼名字,後人便起了一個霸氣側漏的名字,大風歌。
劉邦不過一個亭長,既不是王侯之後,也不是世家大族,肚子裡的墨水也就只夠看個奏章寫個名字。很難想想一個讓一個村長都算不上的官去管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能變成什麼樣子。但是大漢朝卻在劉邦的手上一點點建立,然後走向輝煌,最終將漢這個字烙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上。
大軍透過朝陽門的時候不知道誰吼了一句,一傳十十傳百,數萬人全都開始唱大風歌,那氣勢可謂是驚天動地,撼山跺地。全身鎧甲,一手持劍一手持盾,每唱一句劍刃狠狠的敲擊在盾牌上發出震人心魄的聲音,這就是大漢的軍卒,威武而雄壯,不畏死驍勇善戰。
在蘇任回到長安十天之後,韓安國的大隊人馬這才返回。不是韓安國走的慢,而是蘇任跑的快。二十萬大軍從馬邑回到長安,每天走不到三十里,因為是大勝戰利品和俘虜徹底拖慢了大軍的步伐,就算他們想快也沒辦法。
劉徹一身冠冕站在城樓上,眯著眼睛看自己的大軍進城。當開路的五千騎兵透過之後,韓安國的中軍抵達城下。竇嬰代替皇帝在城門口迎接,繁瑣的禮儀讓蘇任覺得有些無聊,所以他就尋了一個陰涼的地方坐在地上休息。本來按照劉徹的意思,蘇任既然是一路主將,這時候應該在下面的馬隊中才是,但是蘇任拒絕了。有人覺得蘇任傻,自然也有人明白蘇任這麼幹其實最聰明。
站在城門口接受皇帝檢閱的確風光,自然也就將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等以後再想幹點什麼事情就不得不考慮後果。作為大功臣不得私有兵器,親衛數量不得超過一百,為了避免皇帝猜忌,還不能隨隨便便出入丞相之類的高官府邸,因為大家的眼睛全都盯著你。現在蘇任不去,自然很多人就把他忽略了。
灌夫湊到蘇任身邊,一臉的歉意:“小子,這一次是老夫對不住你,欠你一個人情,你沒有在陛下面前告老夫的黑狀,情老夫領了,明日就將城外三百畝好地送到你府上。”
蘇任一笑:“老將軍說這話就見外了,咱們看的是情誼,當時的情況就是那樣,並非老將軍不盡力,這一點小子還是明白的。”
灌夫眼睛一轉:“你到底看上老夫什麼了?說出來,只要老夫有!”
“嘿嘿,聽說潁川發現了一座黑石礦,小子準備做這個生意,當然老將軍不能白合作,咱們對半分如何?”
“哈哈哈……”灌夫剛笑了兩聲,立刻引來了御史的眼光,慌忙閉嘴,指著蘇任道:“就知道你小子看不上那三百畝地,也罷!此事就以你,黑石不僅潁川有,河北一帶更多要不要老夫給晉陽太守和中山王去個信,別這麼看著我,老夫不佔一分一毫,權當賠償你了。”
“那就有勞老將軍!”
兩個人談完生意,開始說一些無關緊要的屁話,城下的儀式還在繼續,獻俘才是這次凱旋的重頭戲。俘虜很多,人頭也很多。當一車車已經發臭的人頭從朝陽門運進長安城的時候,就算是感冒鼻塞的人也有些受不了了。好在終於送完了,這些都是軍功,需要軍曹司馬一個個核對之後全部處理。
接下來就是俘虜。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有幾個熟悉的面孔。韓王、琅邪王、當歸王蘇任全都見過,和當初在狼居胥時的飛揚跋扈相比,現在這些王一個個比鵪鶉還乖巧。特別是琅邪王已經傻了,走在人群中昂起頭看著城樓,一笑嘴角的口水都攔不住。
俘虜真不少,除了崔久明弄走的那些之外,留下的最起碼也是百夫長,按照匈奴人的兵制,十幾萬人從百夫長開始一層層上去還有千夫長、當戶、裨將、小將、相、都尉,再到王,以蘇任的眼光看沒有三千也有兩千五,排了四個縱隊綿延一里多長,一個個走的有氣無力,真正如鬥敗的公雞一樣。
等到中午十分,韓安國率領此次出戰的主要將領跪在城樓下:“臣等奉命出戰,特向陛下交旨!”
劉吉慶操著操著公雞嗓子大聲問道:“陛下旨意,爾等勝否?”
“大勝!”
“陣斬多少?俘獲多少?”
“陣斬兩萬八千,俘獲七萬餘,牛羊兵甲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