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整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整軍兩個字,說起來容易,辦起來有多難誰也不知道.蘇任自認不懂兵事,更不知道什麼樣的軍隊才是最好的軍隊。他沒當過兵,沒見過戰爭,他的前半生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折嶺郡兵一萬,民營一萬五,可戰之兵加起來之多兩萬人,而且訓練鬆懈,軍械不足,別說和南軍、北軍想比,即便是北方任何一郡的郡兵都無法相提並論!”李當戶這時候,一改往日沉默寡言的性格,說的頭頭是道,唾沫橫飛:“雖然越人的目標並不是我大漢,但是,只要我們的軍隊進入嶺南,誰也不好說他們會不會忽然調轉頭來。”
“特別是無諸,此人陰險狡詐,咱們的出兵時機和人數都要恰當好處,不能早不能遲,不能多不能少,早了閩越和西毆尚未真正開戰,我們進入閩越,無諸便能立刻做出應對;晚了,等無諸拿下西毆,勢力增加,更加不好對付;人數太多,容易暴露目標;人數太少,後續乏力,即便擊敗無諸,也不可能對閩越造成太大危害。”
“所以,末將以為進入閩越的時機要選在無諸和西毆戰況焦灼的時刻,在此之前一定要讓閩越人相信,我們不會翻過南嶺;其次,派兵人數至少也得一萬五,無諸現有兵馬三萬,西毆尚有兩萬,雙方一旦交手,我們要趁其不備拿下閩越王城,再翻身擊敗無諸,如此方可平定閩越。”
“此次連續作戰,擊敗閩越立刻進攻西毆,所派之人必須精銳,且都要熟悉叢林,萬不可冒進,大漢兵卒和越人在叢林之中交戰對咱們不利,稍有不慎便是兵敗身死的下場,這些話還請長史斟酌。”
蘇任撓撓頭,這些事情他也想過,李當戶說的有道理。可他們今日的議題並不是這些,而是如何整兵,如何將原本屬於黃琦手中的人順利過渡到自己手下。蘇任很清楚,雖然面前站著的人對他低頭拱手,但有多少人是心甘情願的?恐怕不多!
“李司馬剛才說的有道理,然而為今之計是如何穩定軍心,如何激發士氣!黃都尉新喪,軍心不穩,士氣大跌,即便人數再多,恐怕也難以形成什麼戰鬥力,那些民營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大家應該也看的見,有什麼好辦法都說說。”
堂下一片沉默,蘇任只好點名:“衛青,你有什麼想法?”
衛青連忙站出來:“末將以為……”掃視一眼站在自己前面的眾人,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有什麼想法就說,這個時候就是暢所欲言。”
“諾!末將以為,兵卒士氣低落,原因就在我們身上,主將的心情會直接影響部下,黃都尉制定的策略是隻守不攻,蘇長史今日提出出兵平滅越人,兩個命令不能說哪一個好,哪一個壞,但是作為部將就得以主帥的命令為尊,說句不好聽的話,賬中諸位,黃都尉的老人佔據九成,至今尚有不少人還在懷念黃都尉!”
有人想要表忠心,被蘇任制止,示意衛青繼續。衛青接著道:“既然如此,何談領兵進入嶺南,長史作為主帥,噹噹機立斷,不可讓心懷異想之人繼續領兵,若這些人還在軍中,非但起不了好作用,還會將整個大軍計程車氣帶亂,進軍嶺南必將成為泡影!”
蘇任點點頭,掃視一眼眾人,有幾個心眼活的立刻跪地表示自己絕無二心,當然也有不少人默默的站著,低頭一聲不吭;更多人咬牙切齒的瞪著衛青,若不是蘇任在坐,拔劍滅了衛青也不是不可能。
“吳校尉、韓司馬,你二位可願意聽從本長史調遣,率兵進入嶺南?”
吳炳炎和韓說一愣,韓說立即跪地:“末將願意,末將為蘇長史馬首是瞻!”一邊說,一邊不斷的給吳炳炎使眼色。
蘇任微微笑了笑,扭頭看著吳炳炎:“吳校尉,你呢?”
吳炳炎咬著牙,心裡開始鬥爭。蘇任這個人他接觸不多,在蘇任來會稽之前也只是聽過名字而已。在吳炳炎的印象中,蘇任是個很好的商賈,至於別的他倒沒有多少耳聞。吳炳炎是個軍人,純粹的軍人,在他心裡只有黃琦那樣的人才能算作領兵大將,眼前這個二十歲左右的孩子,即便智計過人,他見過多大的戰爭?
“末將以為,黃都尉當初的決策並無不妥,越人內亂,不管他們是相互攻伐,還是謀逆,都和我們大漢無關,只要我等守住大漢疆域,就算盡職盡責,越人的事情自有陛下處理。”吳炳炎不卑不亢:“會稽郡兵,糧草不足,軍械不齊,如今黃都尉新喪,軍心也不穩,此時進兵必難成事!”
“剛才衛司馬也說了,若是長史認為末將不能配合您的大計劃,末將願意解甲歸田!”吳炳炎解下頭盔,慢慢的放在自己腳邊,起身望著蘇任。
蘇任點點頭,朝吳炳炎身後望了望:“諸位還有誰有這個想法?”
“末將也覺得黃都尉所做佈置不錯!”
“末將也以為此時不可進兵!”
“末將不善領兵,還請長史另擇賢明!”
……
一時間,黃琦的老人似乎找到了能遏制蘇任的手段,一個接一個站在吳炳炎身後,有些人學著吳炳炎的樣子摘下頭盔放在地上。蘇任從中竟然發現了幾個剛才還信誓旦旦哭著表示為蘇任馬首是瞻的傢伙。
等所有人站出來,蘇任繼續問道:“還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