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中送來的紙張已經到了,蘇任看過覺得很不錯,一摞摞的碼放的整整齊齊,看一眼都覺得比那些捲成捆的竹簡舒服。董仲舒和文黨實驗過之後,兩個老傢伙迫不及待的去找人謄抄自己所有的竹簡,文黨甚至要蘇任將這些紙送到太學。蘇任好說歹說,才將文黨擺平。

帶了一捆紙,讓黃十三和蠻牛兩個跟著進了皇宮。重重的將紙張扔在劉徹面前,蘇任長處一口氣:“陛下,你是怎麼管理內侍的,也沒人幫我,讓我扛進來,還走了這麼長的路,你可知有多重?”

劉徹放下筆,起身先看了看紙張,大為驚訝:“這就是你造出來的紙?不是說輕便嗎?如何這般沉重?”

蘇任很無奈:“陛下可知這有多少?能寫多少字?”

劉徹搖搖頭。

“足足一千張,若要寫字的話,您宣室,不,整個皇宮所有的字全寫在上面都有富裕。”

“不是吧?你可不能騙朕,那可是欺君!”

蘇任一屁股坐下,自己給自己倒水喝:“不信陛下可以試試。”

“劉吉慶,找個書吏,讓他把那捲《道德經》抄一遍,就抄在紙上,就在這裡抄,朕倒要看看這小子是不是欺君!”

劉吉慶答應一聲,連忙出去找人。劉徹繼續欣賞蘇任的紙。每一張長約五尺,寬三尺。抽出一張試了試,韌性,光滑度以及顏色都是上上之選。隨手鋪在桌案上,提筆想了想,鳳舞龍游一般刷刷點點,大漢報三個字便躍然紙上。劉徹用的是隸書,因為小篆只用毛筆中鋒,怎麼寫都一樣,看不出美醜。隸書不同,橫豎撇捺各不相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蘇任伸長脖子看了看,一喜,連忙爬起來,將劉徹剛寫好的字搶過來:“正愁沒人給我的大漢報題名,既然陛下寫了,臣謝陛下!要不陛下署個名,也好讓人知道大漢報是陛下授意的?”

蘇任一副無賴嘴臉,劉徹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連連擺手:“不可不可,你不是說,題字要給錢嗎?朕的字你說值多少錢?”

蘇任一愣:“你真要錢?”

劉徹點點頭。

蘇任嘆了口氣:“要錢那就算了,陛下的字千金難買,我可付不起,既然如此我自己寫。”

“你?你的字能看?”

“能不能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咱沒錢呢!陛下都不嫌丟了大漢報的臉,我怕什麼?”

“哈哈哈,你還沒錢,淮南王的兩萬金你準備給朕分多少?”

蘇任也笑了笑:“原來陛下惦記的是這個呀,放心,絕對少不了陛下的,明年這時候能有三千金,這還是還了淮南王的本金剩餘的利潤。”

“江蘇城真的如此賺錢?”

“陛下忘了我是什麼出身?”

劉吉慶找的人來了,當著劉徹的面謄抄《道德經》。道德經又稱五千言,也就是說只有五千個字。蘇任先將一整片紙裁切成小小方塊,給書吏說了謄抄的方式,而且是雙面。用了一個時辰,書吏將謄抄好的道德經放在劉徹案頭。原本二十多捆竹簡,抄完之後僅剩下薄薄的三四頁。

皇家書吏的確很厲害,既沒有線條也不用田字格,一口氣將五千字工工整整的用隸書謄抄一遍。按照蘇任的要求,每一個字只有小拇指頭那麼大,沒有標點符號,豎行排列,一氣呵成。每一個字的大小和間距把握的很到位,就如同士兵一樣,比列印出來的都標準。

“就,就這幾張?”看著手裡的幾張紙片,劉徹信了蘇任的話。五千字的道德經用了不到一頁紙,一千張這樣的紙能寫多少字?劉徹算不出來。

蘇任笑著將劉徹手裡的紙接過來,按照順序放好,在前後各方一張空白紙。找到劉徹桌案上的刀筆,在邊沿輕輕穿了兩個眼,又讓劉吉慶找了一根細繩,穿過來綁好,指揮小太監熬了些麵糊糊,將幾頁紙粘整齊,平平整整的放在劉徹案頭。

“陛下在封面上寫上書名,就可以獻給太皇太后了!”

………………………………………………………………………………………………………………

感謝老樹枯井和太白蒼狼的打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