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跑來跑去(第1/2頁)
章節報錯
壽春城很小,橫豎只有兩條大街,其餘的地方都是些小巷子。站在街道這頭能看見那頭的城牆,城門守軍每日的任務就是在太陽出來前將城門開啟,太陽下山後將城門關上。最近情況變的不一樣,每日依然還是開城關城,但是兵卒的檢查越來越嚴,只許出不許進,送錢的另當別論。
站在別院門口,蘇任能清楚的望見南城門。南門是壽春城最大的一座門,高高大大的門洞下聚集了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擠在一處。沒有禦寒的衣物,擠擠其實更暖和。他們都是乞丐,晚上沒有去處,只有這城門洞有個遮風擋雨的頂棚。
太陽剛剛升起,沿著大街分佈的粥棚中,十幾個粗壯的軍漢已經將殺豬用的大鼎加滿了水,大火在下面燒的很旺,很快水就翻起了泡泡。有人將一瓢一瓢沒有淘洗的粟米倒進鼎裡,再熬一個時辰,就變成了清湯寡水的熱粥。這就是劉安設計的粥棚,為全城的乞丐施粥。
蘇任也想在別院門口擺一個,想了想還是算了,自己在壽春就是個客人,施再多的粥等他一走,誰還會記著他。不過蘇任讓劉健父子弄了一個,效果還不錯,最近從街面上再聽到劉不害這個名字的時候,說話的人都會恭恭敬敬的叫一聲大公子,這就是進步。
劉安還沒有第二次接見蘇任的意思,蘇任只好去問問,既然做了衡山王的使者,該辦的事情還是要辦的,不能說劉安不見,他就窩在別院裡睡大覺。實際上蘇任現在也走不了,去找劉安問情況,就是給自己一個繼續留下的藉口。這已經是蘇任第三次上門詢問了,始終沒有得到正面或者說是書面的答覆。
沿著大街,穿行於那些正在爭搶稀粥的乞丐們中間,左右有黃十三和蠻牛護著,膽敢靠近的等待他們的就是一拳或者一腳。
說起來無論哪個朝代,最卑微的就是底層百姓,他們什麼都沒有,但凡遇到一點事情,立刻就有家破人亡的危險,若是碰見戰爭之類的大事,身死他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些搶粥的就是如此,為了那小半碗看不見粟米的稀粥,爭先恐後趨之若鶩。
緊鄰別院就有一個施粥的棚子,裡面的三個軍卒乾的有氣無力,沒把的木勺一下下將鼎裡的稀粥舀出來,倒進排隊等候的那些人手裡的破碗裡。這些傢伙很精明,從不攪動,只從鼎的上層開始舀,一下一下快速而高效。若你有閒時間等到最後,鼎裡面剩下的只會是粟米,一點清湯都沒有。
對於這樣的事情,蘇任並不覺得奇怪,當兵的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若能從這鼎底撈出來一瓢粟米,他就能分少半瓢,夠一家三口吃一頓。
走出大街,拐上去王府的路,這邊比那邊冷清一些,也乾淨好多。沒有那些乞丐也看不見施粥的棚子,更加沒有亂七八糟的垃圾,讓人覺得格外清爽。蘇任深吸一口氣,將忍了好久的濁氣吐了出去,撣了撣身上的塵土,繼續往前走。
沒有騎馬,這個時候騎馬出來就有點顯擺的意思,既然是客人就要低調一點。迎面過來一個馬隊,人數不多,也就十幾人,馬騎的飛快,路過蘇任身旁的時候,揚起一陣塵土,將蘇任剛收拾好的衣袍汙了一大塊。
“他孃的,跑這麼快找死呀,”黃十三回頭罵了一句。
蘇任皺起眉頭:“好像是王府的人,這麼早去幹什麼。”
“趕著去死唄,”
瞪了黃十三一眼:“去跟上看看,全副武裝,還帶著枷鎖應該是去拿人。”
黃十三點點頭,快步追了過去。
王府就在眼前,蘇任將節杖掏出來,站在門口。蠻牛上前相告,立刻有人出來將蘇任讓進院子,並沒有去大堂或者是劉安的書房,七拐八拐進了一間屋子。蘇任來了這麼多次,全被讓到這間屋內,有人奉上清水,放了一盤糕點便笑呵呵的轉身走了。
蠻牛看過這個架勢,嘆了口氣:“這又是要把咱們晾在這裡了,”
蘇任捏過一塊糕點,放進嘴裡。早上出來的早,沒吃早飯,正好用來充充飢,雖然味道不好,也比餓著肚子強。一連吃了三塊,又喝了一口水,示意蠻牛坐下。
蠻牛搖搖頭,繼續趴在門縫裡往外看,院子裡空蕩蕩的別說人,連蟲都沒有一個。足足坐了一個時辰,沒一個人過來搭理他們,蘇任嘆了口氣,重新將節杖抱在懷裡,站起身:“走吧,不等了,”
和前幾次極其的相似,當蘇任剛剛走進院子,迎接他的那個人立刻就出現在了院門口,陪著笑臉作揖:“讓蘇中郎久候了,我家大王要事纏身,實在走不開,要不蘇中郎再等會,等我家大王忙完立刻就見蘇中郎。”
蘇任一笑:“無妨,既然淮南王要事纏身,在下就不打擾了,那日得空煩勞告知一聲,吾再來,”
“一定一定。”
將蘇任送出門,接待的人回去了。蘇任收了節杖,倒背雙手往回走。這也算是蘇任的必修課,每隔三五日就要來一次,不管能不能見到淮南王,至少自己做了事情,等回到衡山國的時候,對劉賜也算有個交代。
黃十三在門外等著,見蘇任出來,立刻跑過來,滿臉的急躁:“先生,不好了,劉健被抓了,”